心猛地一跳:“苏晴?你终于联系我了!你为什么突然搬走?那台微波炉,是不是有问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苏晴的声音带着哭腔:“你也遇到了?是不是微波炉会自己响,还会自己启动?”
“是!”林薇急忙说,“我录到了视频,里面还有个模糊的影子,像是个孩子……”
“孩子……”苏晴的声音在电话里剧烈颤抖,像是被这个词戳中了最恐惧的记忆,“那不是幻觉,林薇,那东西是真的!我当初就是因为看到了那个影子,才吓得连夜逃走的。”
林薇握着手机的手指不自觉收紧,连忙追问:“你看到的也是蜷缩的影子吗?它有没有对你做什么?”
“比看到更可怕。”苏晴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压抑的哭腔,“我住进去第三个星期,第一次听到微波炉异响。那天半夜饿,热牛奶的时候,里面突然传来‘咚咚’的声音,像是有东西在砸内壁。我以为是杯子没放稳,打开门一看,牛奶洒了一半,转盘上有个小小的黑手印,跟你视频里看到的一样!”
林薇下意识看向厨房,微波炉的玻璃门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仿佛下一秒就会浮现出那个影子。“后来呢?它还出现过吗?”
“天天都出现。”苏晴的声音带着绝望,“一开始只是异响,后来微波炉会自己启动,屏幕上会跳出‘2:00’的时间,就像有人在按按钮。有一次我半夜醒了,看到厨房灯亮着,走过去一看,微波炉正在转,里面空无一物,但玻璃门上印着个孩子的影子,就那么盯着我……我吓得腿都软了,第二天就想退租,可中介说我违约,一分钱不退。我实在没办法,只能硬扛,直到有天晚上,我听到微波炉里传来孩子的哭声,清清楚楚,还夹杂着‘好烫’的喊声,我再也受不了了,连夜收拾东西跑了,什么都没带。”
“好烫?”林薇抓住了关键信息,“你之前提到过半年前楼下听到哭声,是不是就是那个时候?”
“对,就是那段时间。”苏晴的声音带着后怕,“我那时候以为是自己幻听,直到后来看到影子,才知道那哭声是真的。林薇,你听我的,赶紧搬走,别想着找什么真相,那东西太邪门了,你斗不过它的!”
挂了电话,林薇坐在沙发上,浑身发冷。苏晴的话印证了她的猜测,这台微波炉里的“东西”,很可能是一个被困的孩子,而且和“烫伤”有关。她打开运动相机,反复播放昨晚录到的视频,在微波炉启动到“叮”声响起的间隙,她放大画面,仔细观察玻璃门后的白雾,突然发现白雾凝聚的影子轮廓上,似乎有几处深色的印记,像是烧焦的痕迹。
她猛地想起第一次发现的黑色碎屑,赶紧翻出垃圾桶,那团被揉成球的碎屑还在。她小心翼翼地展开,碎屑边缘的焦糊痕迹更加明显,凑近闻,除了腥气,还有一丝淡淡的消毒水味。“消毒水……医院?”一个念头闪过,她立刻打开电脑,搜索老楼附近的医院和历史新闻,尤其是和“儿童烫伤”“微波炉事故”相关的内容。
半小时后,一条十年前的本地新闻跳入眼帘——《老旧小区儿童误入微波炉,高温灼伤不幸身亡》。新闻配图是一栋熟悉的老楼,正是她现在住的这栋。报道里说,十年前,这栋楼六层住着一对年轻夫妻,他们三岁的儿子小宇,趁父母不在家,钻进了放在地上的微波炉(当时微波炉未固定),不知为何启动了开关,高温导致孩子严重灼伤,等父母回家时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事故发生后,这对夫妻很快搬走,从此再无音讯。
林薇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十年前的事故,现在的诡异现象,一切都对上了。那个在微波炉里的影子,不是什么“怪物”,而是十年前惨死的孩子小宇。他被困在这台微波炉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被加热”的痛苦,所以才会发出“好烫”的哭喊,留下焦黑的印记。
“为什么是这台微波炉?”林薇喃喃自语,她突然想起前任租客苏晴说的“房东留下的微波炉”,难道这台就是当年事故中的那台?她冲到厨房,仔细检查微波炉的底部,在角落的缝隙里,发现了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