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起来,然后开始打扫老宅。虽然老宅里充满了恐怖的回忆,但这里也是沈家的根,是爷爷牵挂的地方。我决定按照爷爷的遗愿,好好地守护这座老宅。
三个月后,我履行了爷爷的遗嘱,住满了三个月。当我走出老宅的那一刻,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知道,新的生活已经开始了。
我没有卖掉老宅,而是将它修缮一新,偶尔会回来住一段时间。每次回到老宅,我都会想起爷爷的教诲,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经历。老宅里的回响,不再是恐怖的哭声和诡异的脚步声,而是爷爷的叮咛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场跨越了几十年的恩怨,终于在我这里得到了化解。我相信,沈家和苏家的祖先们在天有灵,也会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而那座老宅,也将永远矗立在那里,见证着这段历史,也见证着仇恨的终结和和平的到来。
第十一章:老宅新生
修缮老宅的过程并不容易,许多地方都需要重新加固和翻新。我请了村里的工匠,一起商量修缮方案,尽量保留老宅原有的风貌。
在修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正屋的墙壁里藏着一个小小的暗格,里面放着一个褪色的香囊,香囊里装着晒干的兰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工匠说这是民国时期女子常用的物件,或许是苏婉留下的。我轻轻摩挲着香囊,仿佛能感受到那个被仇恨裹挟的女子,也曾有过温柔的时光。
偏房的地板下还埋着一个生锈的铁盒,打开后发现里面是几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沈家众人的合影,其中一张里,年轻的沈老爷抱着一个婴儿,旁边站着的女子眉眼温柔,正是苏婉。那时的她还没有后来的怨毒,嘴角甚至带着浅浅的笑意。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民国二十四年春”,正是她嫁入沈家的第二年。
这些发现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复杂的感触。仇恨或许让她面目全非,但她最初的模样,也曾被时光温柔以待。
修缮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老宅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斑驳的墙壁被重新粉刷,残缺的瓦片换成了新的,歪斜的窗棂也被修复,装上了崭新的玻璃。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驱散了往日的阴森。
院子里的杂草被清理干净,我在空地上种了些花草,还移栽了一棵桂花树。工匠说桂花树寓意吉祥,能带来好运。槐树上的乌鸦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几只麻雀,每天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给老宅增添了几分生气。
那座落地钟被我小心地修复了。虽然知道它曾是锁魂阵的媒介,但我没有毁掉它。我请了钟表匠清洗了内部的齿轮,上了新的发条。当钟摆再次规律地摆动,发出清脆的滴答声时,那声音不再让我恐惧,反而像是时光流淌的声音,提醒着我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正在到来。
修缮完成的那天,村里的张婆婆和几个老人来老宅参观。看到焕然一新的老宅,张婆婆感慨地说:“这辈子没见过这宅子这么亮堂过,沈娃子,你爷爷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很高兴的。”
我笑着给老人们泡了茶,听他们讲更多关于沈家和村子的往事。原来爷爷这些年一直默默地资助村里的贫困家庭,还修了村口的小桥。他从未提起过这些,就像他从未告诉过我老宅的秘密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老宅的屋顶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栋承载了太多故事的老宅,心中充满了平静。那些恐怖的幻象、诡异的声响、凄厉的哀嚎,都已化作过眼云烟。现在的老宅,只有阳光、花香和安宁的回响。
第十二章:不速之客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老宅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那天我正在院子里修剪桂花树,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老宅门口。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他看到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走上前来,礼貌地问:“请问这里是沈家老宅吗?”
我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