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不过这一幕引得青藤院门前广场边咨询台旁边的考生侧目。
显然许朝军现在没有心情回答砸过来的问题,而是不时眺望远方。
几分钟后,一辆挂着京A牌照的故宫同款大G缓缓驶来,在保安团队的维持秩序下,门口众人被分割开来,通通闪开。
随后司机下来,把后座车门打开,众人迟迟不见人下车。
见到老板招手,许朝军及其助理登车,周围闪光灯亮成一片,个别记者们惊鸿一瞥发现是陈默快门更是按住不撒手。
他们大过年的不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是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蹲守在此,就是为了想要得到青藤院第一手的消息。
可惜青藤院里面守卫森严,院墙又高,不是没有猛人同行想要尝试,借助梯子翻了进去,没几分钟相机中相关照片被清空,被里面的保安客气地“请”出来。
即便如此,依旧有猛士前仆后继,结果并无二致,但起码知道青藤院的安保和监控力度确实是非常强悍。
通过同仁们口口相传,这些媒体倒也不是没有收获,起码一篇篇小作文出炉也能吸引许多流量。
他们这些从事媒体的人能聚集在此,都是在心里笃定,青藤院必将是下一个爆点话题,年后第一个大新闻或许就在此了
这边陈默驱车到达主楼后,先是在许朝军及其核心团队成员的陪同和介绍下,视察了整体筹备情况,后跟所有工作和教职员工集体打了个气,对整体工作予以肯定。
青藤院他不是第一次来,但这却是开学前最后一次的视察了。
集团内都知道陈默对青藤学院的重视,所以在资金、人力的倾斜下,没有人胆敢打马虎眼。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入学考试流程、办校理念、校规校训、教师团队、课程设置、晋级筛选等等方面尽了全力。
陈默能想到的一些想法,早已被许朝军领先的青藤院管理团队想到,并且做的更好。
甚至当天对不同规模的人数都做了预估和不同层级的预案,属于武装到了牙齿。
看着许朝军眼眶深陷,明显瘦了一圈,这半年是既当爹又当妈,着实不易。
通过聊天,陈默发现许朝军的精气神极其旺盛,一番视察下来,发现大家万众一心,把青藤院各项工作都准备的事无巨细,对此很是满意。
晚上众人是在青藤食堂吃的,伙食虽然跟彼岸的食堂比有些许不足,但比京城高校食堂那是有余了。
许朝军看着老板眉头紧锁,不解地问道,“现在青藤院万事俱备,只差开学,老板为何愁眉不展,是哪里还不满意么?你说,我做!”
“院内我看了,朝军,本职工作你做的很好,这点值得表扬,我担心的是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