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寻了快两个时辰的事儿得到了线索,江澜颇为振奋。
只不过他心里清楚,想要彻底把尸鬼的事儿调查清楚,还得费上不少的功夫。
四人一路疾行,寻常人要三刻才能走完的路程,愣生生被他们一刻半就走到了。
来到嘉禾坊中,江澜直奔街道中间最大的铺面。
铺面是个两层的瓦房,飞檐拱斗,好不气派。
一楼上头,正中间挂着一块硕大的牌匾,上书四个大字。
‘丰年粮行’
江澜眼前一亮。
“就是这!”
他说着,就准备进去。
不过还没等走几步,他脚步却突然停住。
江澜意识到,这身打扮过去,好像有点不妥。
这地方,算是城中最大的几个粮行之一了。
背后的掌柜,也是县城中少有的富商。
在大景,并没有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而是有点偏向江澜前世那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意思。
而粮行这种产业,看上去这一条街都是,但实际上,主家就那么几个。
换句话说,是几个人或家族,垄断了整个安平县内粮米的生意。
甚至有的生意都做到了外县,在县城里,全都是有头有脸的存在,而且和其他势力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这种人,手底下都是会养门客的。
其中,不乏武者。
甚至能请到入境武者为他们做事。
他现如今披着这身皮,如果那尸鬼和米行没关系,只是恰巧在米行做过伙计,那还好说。
可要是真和粮行有关系……背后的人会狗急跳墙也说不定。
突然,江澜有些无语地笑了笑。
自已胆子什么时候这么小了?
他背后,是镇魔司衙门,粮行的人胆子再大,难道还敢和镇魔司对着干不成?
就算真的出事,不是还有陆青崖呢么?
“跟我走。”
江澜一招手,一行四人迈步走进丰年粮行。
四人进门的瞬间,大量视线聚集过来,整个粮行内,都陷入了一瞬间的安静。
江澜四下打量。
粮行内人不少,不说买米的,就是各处站着的伙计,都有十来个。
这时候,柜台后面,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起身,脸上带着有些卑微的笑容,看向带头的江澜道:
“官爷,这是刮的什么风,给您几位吹过来了?”
江澜有些疑惑。
“我们认识?”
“嘿嘿…这不就认识了吗?小人丰年粮行掌柜,李大海,官爷,您什么吩咐?小人一定配合。”
江澜眯了眯眼,突然嘴角扯出一抹弧度:“你怎么就知道,我不是来买米的呢?”
李大海的表情僵硬一瞬。
随即,他打着哈哈道:
“官爷您真会说笑,真买米,哪儿用得着这阵仗啊?”
一边说着,李大海一边偷偷瞥了一眼江澜身后的三人。
拿刀的,拿枪的,戴面具的,确实都不怎么像好人。
江澜脸上的笑意更加明显几分。
“那你还真就猜错了,咱们几个就是来买米的。”
话落,江澜已经走到米缸前,伸手随意抓了一把,又放在鼻间闻了闻味儿。
看见江澜这样子,李大海是真愣了。
真是买米的?
“你家这米,还挺香。”
李大海顺着话茬道:
“那是,我们这都是上好的精米,刚下来没多长时间就送来了,今年年景也好,足足多产了快五成呢。”
“没多长时间?”江澜语气平静,似乎是随口问道,“那是多长时间啊?一旬?”
“呦,官爷您怎么知道,我跟您说……”李大海声音越来越弱。
“说啊,怎么不说了?”江澜随手把米撒回米缸,“我还挺好奇呢,什么稻子,能早熟一个月啊?早熟就算了,还能多产五成,怎么着,你们这也有个袁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