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位置不是随便坐的,是徽音你特意挑选的吧?“
林徽音微微一怔,随即会意地笑了。
“……”
接下来的航程中,三人相谈甚欢。
虽然年纪相差甚远,但这少女见识不凡,既能在谈到建筑学时引经据典,又能随口吟诵诗句。
每每听到精彩处,她便会不自觉地双手托腮,眼睛发亮;遇到不解时,又会微微歪头,露出思索的神情。
那灵动活泼的模样,为这段海上旅途平添了许多生趣。
…………
客轮的铁锚“哐当”砸进浅海,到达目的地。
码头的人潮熙攘中,太渊三人跟着人流下了船。
脚刚踩上实地上,没等林徽音多打量,太渊和左若童的目光便不约而同地锁定了左前方百米开外。
两辆黑色轿车静候在路边,每辆车前后各立着一名黑衣男子,站姿如标枪般挺直。
这四人约莫三十多岁,面容刚毅,周身散发着久经江湖的彪悍气息。
更令太渊与左若童在意的是,他们都能感觉到这四人都是异人,体内有炁在顺着四肢百骸缓缓流转,走的是刚猛路子,显然都是练过的异人。
显眼的是,最前头那黑衣男子手里举着块木牌,白漆底上用黑墨写着“欢迎林徽音小姐”,字写得方正有力。
林徽音顺着两人的目光看去,眼睛一亮,立马转头笑道:“太渊先生、左先生,接我的人到了。本来还想多陪二位走一段,这下怕是要先跟你们道别了。”
她对二人微微欠身,“这一路承蒙二位指点,徽音感激不尽。”
太渊温和回道:“路上小心。”
左若童也含笑点头:“后会有期。”
等林徽音上了前面那辆车,左若童才收回目光,碰了碰太渊的胳膊:“太渊兄,你瞧那几个黑衣人,能看出是什么来头不?”
太渊双目微阖,瞬息间触及虚空中的信息流,轻声道:“是洪门的人。”
“洪门,原来如此。”左若童了然。
洪门这个门派,在满清时期衍生出来的,属于正规黑道,带着浓烈的江湖色彩,贯穿了整个清朝后期,在清朝朝着民国转变时,这个帮派的人到了海外,继续发展壮大。
洪门和别的异人门派和家族不同,和全性也不一样,他们行动诡秘,有自己的一套黑话和暗语。
还有关键点,洪门在海外势力最大,是任何异人门派或家族都比不上,甚至在推翻满清那会儿,也出了大力,提供各种物资消息。
就在二人准备离去时,却见其中一辆车的车门打开,一位身着深青色唐装的青年快步走来。
他在二人面前三步处站定,抱拳行礼,姿态恭敬而不失气度。
“在下洪门张天青,见过左门主、太渊先生,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二位,真是幸事。”
原来他本在车中等候,林徽音上车后提及了同行的二位,他立即下车拜见。
林徽音毕竟是官家小姐,虽然练过一些本事,但到底不是江湖中人,不知道“大盈仙人”左若童在异人界的分量。
而太渊虽以往名声不显,但自从前年那件大事后,在异人圈子里也已声名鹊起。
左若童听得笑了,上下打量了他两眼,点头道:“天青如水,飞龙在天,好名字。”
“左门主过奖。”张天青神色恭谨,“不知二位大驾光临,天青冒昧相邀,若不嫌弃,不如移步门中,让天青为二位接风洗尘如何?”
左若童看向太渊,太渊眼神微动,示意由他决定。
左若童收回目光,看向张天青,问道:“你们洪门在东瀛经营多年,这边的异人势力,比如那些忍术门派、武士家族,你们该是门儿清吧?”
张天青虽然不解其意,仍如实相告:“不敢说全摸透,但确实与一些门派势力有生意往来。”
左若童一听,心里有了数,当即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叨扰洪门的朋友了。我也正想见识见识洪门老一辈的风采。”
“荣幸之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