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便捷。
令人意外的是,素来与钱玄同学术观点相左、时常争得面红耳赤的黄侃,竟在报纸写文,公开表示支持这套拼音方案。
这也是章氏门下两位师兄弟难得的同心协力一次。
历经反复磋商与论证,《汉语拼音文字方案》终于诞生。
可在最后确定名称时,“国语统一筹备会”内部又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是否应该删除“文字二字?称作《汉语拼音方案》?”有人提议。
因为,学者们都知道,叫它“文字”,它也不可能代替汉字,不叫它“文字”,它又有文字的性质。
钱玄同倾向于保留。
太渊则劝说这个方案本就是用来为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的,它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它应该是汉字的助手,助手做的是汉字不便做和不能做的工作。
可能是因为劝说者是太渊吧,钱玄同被说服。
最终,方案定名为《汉语拼音方案》,删去了“文字”二字。
这一日,当最终校样摆在面前时,钱玄同长舒一口气,对太渊感慨道:“想不到,推行一套利于民众的拼音,竟比解经注疏还要劳心费力。”
太渊望着窗外阴云,道:“开启民智,首在文字。德潜兄,你今日所做,功在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