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国家大小什么的进行公平分割根本就是扯淡。那些黑猩猩还想到月球上去不成?
“那请告诉我们,如何保证没有月球基地的国家的利益?”
巴西代表突然插话,会议室里的窃窃私语声瞬间消失:
“当SEA和苏联在月球上用大炮对峙时,我们这些国家能做什么?只能祈祷!如果连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空谈‘全人类共有’有什么意义?”
美国代表敲了敲桌面,调出月球基地分布图:
“现状是,全世界只有美、SEA和苏联在月球建立了科研考察基地站。如果现在划分势力范围,就意味着承认‘先到先得’,这对后来者不公平。但完全开放,又会重蹈这次危机的覆辙。”
他顿了顿,抛出核心问题:
“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准入机制——未来国家登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如何申请建立基地?在月球上发生冲突,由谁来仲裁?”
其实,虽然美国方面提出这些问题,可实际上,他们压根就没打算与其它人,应该说与在月球上没有基地的国家分享月球。
分享月球?
开什么玩笑,你们想分享的话,那就先等到你们上了月球再说,不过,不好意思,那个时候,月球已经分割完成了。
争论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有的国家主张成立“月球管理局”,由联合国直接管辖;有的则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认为有能力建立基地的国家理应获得更多权益;更多中小国家则担心,无论哪种方案,最终都会沦为大国博弈的工具。
一位来自太平洋岛国的代表有些无奈的发言,他轻声说道:
“我们连应对海平面上升都捉襟见肘,更别说登月了。但月球危机告诉我们,即使是最遥远的星球,它的命运也和我们息息相关。”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会场安静了片刻:
“如果连地球都没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又怎能指望在月球上建立公平的秩序?”
夜幕降临,联合国大会堂的灯光依然亮着。关于月球的争论还在继续,而所有人都清楚,这场讨论不仅关乎一块遥远的星球,更关乎人类能否在宇宙中找到共存的法则。
其实,他们想多了,因为这场讨论根本就不关乎人类,因为——只有三个国家!
就在联合国大会上争论不断的时候,一些观察家们发现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乘飞机飞往了亚太地区。
不仅基辛格去了,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样也去,SEA外务部专务宋德卿,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三宝颜,这座棉兰老的首府,第一次云集了这样的大人物。
显然,这是一次特殊的会面。
虽然特殊,但稍微敏感的人都知道,他们肯定是就月球问题进行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