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埃及人似乎在向边境增兵,但是他们在边境进行了演习之后很快又撤离了。
原本就对阿拉伯军事力量嗤之以鼻的以色列完全没当回事。
在他们看来,阿拉伯人似乎已经被他们打破胆了。
战争是不会爆发的。
酒店位于市中心一栋奶油色建筑内,大堂里几位欧美游客正围着导游讨论明天的行程。前台接待员是个戴眼镜的瘦高个,看到郭逸风的预订信息后热情地伸出手:
“郭先生!《环球报》已经为您预留了两周的房间。我是丹尼尔,有任何需要随时告诉我。”
房间比预想的宽敞,阳台正对着一条种满棕榈树的街道。郭逸风放下行李,立刻拨通了太平的长途电话。听筒里传来韩惠淑如释重负的声音:
“谢天谢地!怎么样?那边真的像报纸上说的那么危险吗?”
郭逸风望着窗外宁静的街景,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说笑着走过,其中两个女孩共享着一盒冰淇淋。
“说实话,这里平静得让人失望。就像.……就像海峡海滩,只不过所有人都说希伯来语。”
“别掉以轻心,”
韩惠淑的声音严肃起来,说道:
“今天亚洲电视台的新闻说叙利亚在边境增兵了。”
“媒体总是夸大其词,亲爱的,你放心吧。”
郭逸风解开领带,说道:
“我明天要去参加军方发布会,会知道更多情况。现在几点?你该睡了,要照顾好自己,知道吗?”
挂断电话后,郭逸风冲了个澡,决定出门熟悉环境。夜晚的特拉维夫比白天更加生机勃勃。海滨大道上散步的情侣、街头艺人的吉他声、飘着烤肉香气的夜市……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与“战争前夜”截然相反的画卷。
他在路边的一间咖啡馆停下,点了杯当地的啤酒。邻桌几个年轻人正在热烈讨论着什么,其中一个金发女孩突然转向郭逸风:
“sEA人?”
她的英语几乎不带口音。
郭逸风点点头,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我是记者,来报道你们的……呃……局势。“
年轻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什么局势?”
一个戴眼镜的男孩问道:
“我们这儿唯一的‘局势’就是期末考试和征兵通知。”
“边境不是挺紧张的吗?”
郭逸风试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