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等到最后,把这一切都罗列清楚之后,李毅安又仰身靠着椅子,并且轻轻吹起了口哨。
“好了,只要抓住这个机遇,未来南洋的“芯片”产业,注定将是全球领先的!”
期待!
凝视着远方的天空,李毅安的目光中的期待是难以掩饰的,这是对未来的期待。
其实,在每一个夜晚,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总会有很多人也在那里凝视着远处,展望着未来。
毕竟,人们或多或少的总是会仰视星空的。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
就在这天晚上,在长安机场,一架客机降落后,乘客们提着行李走出机场时,还有一些来自异国的乘客,在接机者的安排下,坐上了一辆大巴车。
在大巴驶出机场后,很快,繁华的城市,就映入了乘客们的视线中,几乎所有人都用一种震惊的目光注视着窗外的城市。
对于这些来自仰光的留学生来说,如此繁华的大都市,是他们从未曾见过的。
凝视着车窗外繁华的城市,乌素莱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尽管长安的繁华对于从来没有来过这里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但是,对于乌素莱而言,他所感受到的并不仅仅只是繁华。
“南洋……”
在唇边的念叨着这个名词,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作为第一批公派南洋的缅甸留学生,此时,其它人无不是被长安的繁华所吸引。
可是乌素莱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是那种发自于内心的深深的无力感。
“这就是南洋啊!有这样的南洋撑腰缅甸又怎么可能收回掸邦呢?”
作为缅甸人,乌素莱曾经抗议过掸邦的“分裂”以及南洋帝国主义者对缅甸的野蛮干涉。
也正因如此,他支持奈温将军推翻吴努的统治,毕竟,吴努是无能的,他甚至都能不阻挡掸邦的分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掸邦和东南的地方势力勾结在一起,一点点的分裂着国家。
所以,半个月前,在军变发生后,他是大学中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奈温将军的,而这样的支持也给乌素莱带来了回报——成为公派留学生。
向南洋派遣留学生!
早在吴努时期,缅甸就有这样的计划,但是因为掸邦等原因,直到去年,两国才达成共识,南洋同意接受50名缅甸的留学生。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几个月之后,促成这一切的吴努就被推翻了,人也被软禁了起来。
而现在,乌素莱和首批17名缅甸留学生,就这样来了南洋,来到了长安。
尽管,在来南洋之前,通过电影、杂志他们早就对南洋的繁华有了充分的了解,可是了解归了解,现在,面对这样的繁华冲击,所造成心理冲击,也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