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还是sEA,毕竟,早在十几年前,sEA就形成了内部庞大的消费市场,转变成为一个消费型国家。
而这些地区当年所承接的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本身就是为了满足sEA的需求,当然他们同样也会向欧美出口,但是首先还是建立在南洋经济圈的内部分工和内部需求上的
而这些工人都是这种国际分工中的一部分。
“听说了吗?老陈家儿子拿到SEA签证了。”
流水线对面的金师傅突然开口,声音压过了机器的轰鸣。
“他被中兴大学录取了,而且还是公费。”
张卫国的手停顿了半秒,橡胶鞋底的胶水立刻在指缝间拉出细丝。
他想起老陈平常最喜欢的就是说他的儿子——他的儿子非常争气,每一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
“公费留学,连机票都是教育部出的。”
金师傅的口气酸得像泡过柠檬,一听那味儿都酸透了:
“老陈这下可算熬出头了。”
“那可不是等到人家大学毕业回来了,可就是真正的上层社会了。到时候老陈,就再也不用受累了。”
所有人提到这儿的时候全都是羡慕的语气。
人家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不羡慕呢?
张卫国没接话,只是更用力地按紧了手中的鞋楦。压合机“咔嗒“一声,滚烫的蒸汽喷在他手背上,烫出一片红痕。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比起这个,他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老陈,想到的是他的儿子。
当然还有自己的儿子,虽然孩子才九岁,但是张卫国早就有了他的规划。
九点的下班铃响起时,张卫国的工装已经湿透,胶水在衣襟上结成硬块。他跨上那辆二手的幸福摩托,发动机的轰鸣惊飞了路边排档的苍蝇。烤肉香气混着烧酒的味道飘过来,几个工友正举着酒瓶招呼他。
“今天不喝了!”
他摆摆手,摩托车沿着公路一路行驶着。油价又涨了,昨天加油站的价格牌让他心头一紧——一升汽油的钱,够给儿子买本参考书的了。
夜风吹散了他身上的胶水味。张卫国盘算着要不要改骑自行车,省下的油钱可以多报一个补习班。
路过电器行时,橱窗里的电视机正播放着长安的夜景,那些璀璨的灯光下,满面笑容的人们在街头上行走着,他们的脚上穿着皮鞋,运动鞋,高跟鞋——其中也许就有今天经他之手粘合的鞋子。
摩托车一路向小区驶去时,张卫国的腰隐隐作痛。但当他想到儿子早晨背英语时的模样,那发音和电视里的差不多,想到这,他的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
骑摩托车比自行车快多了,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小区,小区里十几栋四层高的楼房耸立在道路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