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工业化的道路,为什么会这么艰难啊!
哈桑悲哀地想到。他在伦敦的大学读书时,就曾经设想过,伊朗想要摆脱英国和俄国的控制,想要摆脱贫困,就必须发展工业,就必须推行世俗化改革。
在过去的日子里,在主政地方的时候他一直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一点点的推进着这一切,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去实现这个梦想。可他们还是把问题想的简单,发展工业不是仅靠几名技术人员就能够完成的,发展工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伊朗既缺乏发展工业所需要的资金,同样也缺乏所需要的人才。
既没有人,也没有钱。
拿什么来发展工业呢?
哈桑不由得想到了南洋企业里的那些欧裔的技术人员,即便是南洋,也同样需要外来的技术人员。伊朗同样也是如此,在伊朗的工厂里就有很多来自美国的工程师。
“在引进南洋设备的时候,同样也要聘请南洋的技术人员。”
这是必然的。
但是工业化,工业就是这么容易造建立吗?
很快,高铁就进站了,哈桑一行人结束了环岛参观后,就住进了和平饭店——这里是南洋招待各国宾客的地方,饭店名称绝对吉利。
次日上午,哈桑终于又一次见到了李国仁,在饭店的会议室里,双方的会面是热情的,在简单的交流、并对南洋的建设成就加以恭维之后,哈桑终于表明了他的来意的。
“正是因为目睹南洋的奇迹,才加深了我们想要发展工业的想法,但是,总长先生,虽然我们制定了七年计划,但是我们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才,所以,希望能够从南洋获得帮助。”
“帮助……”
李国仁沉吟片刻,说道。
“我们当然很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毕竟,早在去年,阁下就已经和国王陛下在德黑兰达成了共识,而且我们也有意愿帮助你,但是……”
看着哈桑,李国仁反问道。
“你们需要是什么样的帮助呢?”
“这……”
在哈桑沉吟时,李国仁又说道。
“由官方出面的话,南洋的金融界可以向你们提供不少于三亿南元的贷款,但是利息……”
两亿美元!
不等李国仁说完,有些激动的哈桑就说道。
“6.5%!”
生怕对方会拒绝的哈桑连忙说道。
“这和伊朗从华尔街获得的十年期贷款利息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