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眉头紧蹙,然后说到:
“交付的速度这么快,会不会影响到军方的装备?”
“阁下,军方对于坦克的需求一直不高,他们每年的采购量都在100辆上下,根据军方的计划,他们计划用15年的时间完成全部订单。”
你看这个就是典型的岛屿国家的弊端——对陆战装备的不重视,这种不重视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陆地上威胁到sEA本土。
稍微想了一下,李毅安说道。
“这种老旧的思维一定要克服,现在我们所身处的环境是不同的,我们在中东地区部署有军队,我们在暹罗,掸邦,在韩国都部署有军队,这些地区都是陆地的最前沿。
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来自陆地的威胁,我们既然把我们的装甲部队派驻到那里,肯定是有这方面需求的。”
直截了当的指出军方的备战思想有问题的同时,李毅安又摆了摆手说道。
“这个问题回头我会和军方协调的,这样,伊朗那边的供货按照60~80辆那样供货就可以了。
然后,军方那边的供货要首先保证。”
同样也是为了减少对伊朗的供应,毕竟,将来很有可能是要和伊朗打仗的,既然如此,现在向伊朗卖出的装备很有可能都会落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能够延缓交付总是非常必要的。
想到将来要和伊朗打仗的现实,李毅安又询问了新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否击穿vt2型坦克。
万一要是真的打不穿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别人打不穿没有问题,自己卖自己的坦克一定是要打穿的。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考虑到贫铀穿甲弹芯可能会造成辐射损害,进而对已方军人造成损害,所以,军方更倾向于采用钨合金,目前穿甲弹已经进行了上百次试验,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击穿550毫米装甲,基本等同于VT2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
而我们的出口型坦克的防护能力相应的有所缩水,他的防护能力大概缩水了10~15%之间。”
出口货要有适当的缩水,这是正常操作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接着柴归荣又强调道:
“如果采用贫铀弹的话,其穿甲性能可以提高10%,而且相比于钨,贫铀的供应更有保证,因为它是提取U235剩余物,而从供应链上来说,我们的铀矿来自澳大利亚、南非以加丹加,都是友好国家,供应链是安全的。
但是我们的钨矿95%来自唐山,所以是带有一定供应链风险的。”
听着他的解释,李毅安也很无奈,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在钨金属上,大国是带有天然优势的,储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产能占到全世界的80%。
即便是欧美国家推动多样化,也没无力改变大国主导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