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在一起,暗地里谋划着怎样才能将赫鲁晓夫拉下马。
从一开始,勃列日涅夫就是这样婆婆妈妈的,从反对暗杀,到现在,这家伙,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上!
在谢列平的耐心即将耗尽的时候,勃列日涅夫以非常勉强的态度答应下来,点头说道:
“好吧,我明白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其实从一开始,勃列日涅夫就知道自己躲不过去,绝大多数反赫鲁晓夫的人都是他亲自出面沟通的,所有的计划是他实施的。
之所以和谢列平进行讨论,只不过试探一个他而已,有些事勃列日涅夫可以去做,但不能在这个时候挑头。
当前的中央主席团非常复杂,苏斯洛夫和谢列平,就是两大巨头,尤其是后者,还掌握着KGB。
勃列日涅夫虽然是第二书记,但面对其他巨头并不占优势,但有时候,事情由不他不去做。
成功拉拢军队的倒赫派,在莫斯科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更换了赫鲁晓夫的卫队,将整个克里姆林宫都掌握在手中。然后在没有赫鲁晓夫的主持中央主席团会议下召开了,并且撤销赫鲁晓夫职务的会议。
此时赫鲁晓夫还在黑海之滨度假!
用什么样的借口让他在这边已经完成布置后回到莫斯科?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毕竟,名义上赫鲁晓夫还是苏联的领导人,如果他发现了其他人的布置,发起反扑的话,他们肯定会完蛋的,毕竟从苏联建立开始,一号人物的权威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
在最后关头,勃列日涅夫似乎又临时打起了退堂鼓,把答应谢列平的话抛之脑后,希望波德戈尔内代替自己和赫鲁晓夫联系,波德戈尔内很干脆的拒绝了,理由是他刚刚向赫鲁晓夫详细汇报过日常工作,再打电话过去,可能会引起怀疑。
虽然万般不愿,但是勃列日涅夫还是拨通了电话,整个人看起来惴惴不安,脸色发白,说话的声音颤抖,汇报着改组农业问题上碰到的若干问题。
听罢他的话,赫鲁晓夫不满地说:
“你们那里出了什么事?离了我,你们一天都过不下去吗?好吧,我考虑一下。米高扬在这里,我要同他商量商量,过一会儿再给我来电话。”
过了一个小时,勃列日涅夫再次拨通了电话,
“赫鲁晓夫同志,很多问题只有你有这个能力和威望,拿出来没有争议的决断。”
“好吧,我明天飞回莫斯科。”
赫鲁晓夫的声音仍然极为不客气,随后话筒只剩下了忙音。
勃列日涅夫放下话筒,看着在座的主席团委员们,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弗拉基米尔,要防止莫斯科出现变故。”
卢比扬卡广场,谢米恰斯内从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