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秦良玉望着儿媳年轻却已略显沧桑的面庞,心中一阵酸楚。
张凤仪出身山西的书香门第之家,嫁入马家后,随她这个婆婆经常出征镇压山上的蛮子,鞍马劳顿,一年也得不到多少歇息时间。
此次出征前,她刚失去腹中胎儿不久,本该好好休养,却坚持随军出征。
"
你身子"
秦良玉欲言又止。
"
母亲不必挂心。
"
张凤仪放下针线,为婆婆倒了杯热茶,"
儿媳虽不比您当年入敌阵厮杀,但随军赶路还是撑得住的。
"
秦良玉接过茶碗,热气氤氲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她轻叹一声:"
当年随你公公出征时,我也如你这般年纪,疆场厮杀,再想爱美就做不到了。
你才二十多,面容就像四十岁一样了,你真的不后悔吗?"
"
儿媳不后悔。
自小我就不爱红妆爱练武,大哥父亲他们都将就我,能指挥大军作战是我的愿望。
"
帐外雨声渐歇,只余下火盆中木炭偶尔的爆裂声,婆媳二人相对无言。
"
凤仪,休息去吧,明日继续赶路。
"
湖广这里一阵雨一阵热,很快,军中却开始流行疫病。
每日都有军士倒下,行军度不得不放缓。
这日傍晚,秦良玉正在帐中查看地图,张凤仪匆匆进来:"
母亲,又有十几个军士热不退,医官说恐怕是瘴气所致。
"
秦良玉眉头紧皱:"
传令下去,明日休整一日,派人去附近村镇收购艾草和雄黄,再宰杀几头病弱的骡马,给病号熬些肉汤。
"
"
可咱们这都出十几天了,还在湖广境内,不会耽搁时间吧?"
"
没有健康的军士,赶到山西也是送死!
"
"
凤仪,为将者当知欲则不达,去安排吧。
"
次日,秦良玉亲自去探望病号,军士们见主帅亲临,纷纷挣扎着要起身行礼。
"
都躺着别动。
"
秦良玉按住一个年轻士兵的肩膀,"
你们为朝廷抱病远征,是我该向你们行礼才是。
"
她真的向这些病榻上的士兵深深一揖,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哽咽声。
离开病帐后,张凤仪低声道:"
母亲如此体恤士卒,难怪他们愿效死力。
"
秦良玉摇头:"
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当年戚继光大帅有言,将不知兵,与无将同;兵不知将,与无兵同。
这些儿郎离乡背井随我出征,我若不爱惜他们,还有何颜面当这个主帅?"
一个多月后,部队终于抵达京师郊外。
时值四月,京畿地区已是春意盎然。
远远望见北京城巍峨的城墙时,疲惫不堪的白杆兵们爆出一阵欢呼。
"
传令下去,在城外二十里扎营。
"
秦良玉吩咐道,"
不得扰民,违者军法处置!
"
安营次日,便有太监前来宣旨:"
圣上口谕,石柱宣慰使左都督秦良玉即刻入宫觐见,不得延误!
"
秦良玉匆忙换上朝服,随太监入城,穿过重重宫门,她被引至平台——这是崇祯皇帝经常召见大臣的地方。
远远地,她看见一个身影站在栏杆旁,正眺望远方。
"
臣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叩见陛下!
"
秦良玉在十步外跪下行大礼。
"
秦爱卿平身。
"
崇祯帝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