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剿的差不多了,不过又有个叫点灯子的聚众万人在延安附近搅起风雨。
"
看来这次有的忙了。
这么多流寇都是军功啊。
在辽东想砍一个东虏级可没这么容易,屠戮流民就简单多了。
三日后黎明,曹文诏的五百铁骑集结完毕。
这些家丁每人配三马,携弓一张箭六十支,大部分人带着三眼铳,少部分人带的鸟铳。
马鞍旁挂着辽东特有的铁骨朵,还有斩马刀、狼牙棒。
这些武器在晨光中泛着青黑光泽。
他的侄子曹变蛟也跟着来了,以千总衔实授守备。
还有他的弟弟曹文耀,负责指挥这些家丁。
曹文诏将佩刀按在侄子手中:"
记住,在陕西洪抚院麾下要守规矩。
"
他翻身上马,忽然俯身低语:"
若见穿青衣戴方巾者近前,说话音量减三分。
这些都是陛下派到各镇的太监监军,别自惹麻烦。
"
曹文诏走的是潼关进入陕西的路。
入陕西境那日,天降黄沙。
五百铁骑用油布裹住火器,蒙面而行。
途经合阳县时,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农夫正在刨树根。
这些人看到军队经过,竟麻木地继续劳作。
曹文诏见他们不怕官军,认为他们都是流寇细作,命令骑兵冲击,将这附近的农夫全部杀干净了,成了入陕的第一笔军功。
曹文诏命令家丁将级全部砍了下来挂在马上,一共砍了九十二颗头颅。
接着领军继续往西安府前行,他打算先拜见了刘广生,再去河津见洪承畴。
来到西安府外面,曹文诏命令队伍驻扎外面,命人将级送进去验看报功,自己则带着一个亲兵就去拜见陕西巡抚刘广生。
刘广生此时已经病的不能视事了。
听说他是关宁来的猛将,一到陕西就杀了很多流寇,便稀里糊涂的说要给他报功,然后就没下文了。
本来曹文诏还打算拜码头的,见刘广生病的这么厉害,肯定当不了多久的官了,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打算后面见了洪承畴再说。
见完陕西巡抚后,曹文诏又折回潼关往河津方向走。
洪承畴目前正驻军于此。
河津县城外尘烟中有队仪仗逶迤而来,青罗伞盖下隐约可见八人抬的绿呢大轿。
曹文诏立即举手止住队伍,全体下马肃立道旁——这是遇到四品以上文官的规矩。
轿帘掀起,露出张清癯的面孔,正是延绥巡抚洪承畴。
"
你就是曹文诏?"
洪承畴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曹文诏直接跪地恭恭敬敬磕大头:"
末将曹文诏,参见抚院!
"
洪承畴微微颔:"
随我行辕说话。
"
巡抚行辕设在河津县县衙。
穿过三重院落时,曹文诏注意到廊下站着不少穿绿袍的小官,其中几人正在翻看账册,应该是在清点军饷。
"
看座。
"
洪承畴在签押房内坐在上,露出腰间玉带,"
王嘉胤破了蒲州肆虐山西各地,击败几支官军,克贼破汾州杀戮宗亲。
"
将份题本扔到曹文诏面前,"
你怎么看?"
曹文诏这人就是莽夫,他哪里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又跪下说一切听抚院安排。
洪承畴就喜欢这种莽夫,听他命令打仗就好。
丘八要是都知道考虑战略战术了,那大明朝就完蛋了。
这话也就是客气一下,如果曹文诏真是啥天才,反而不好用他。
洪承畴听曹文诏这么说了,顿时对他就放心了。
"
好,本院就喜欢你这种听命令的将军。
来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