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把你托付给我,不是让你在这等死的!
"
他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
听着,过了前面那座山,应该就到不沾泥的地盘了。
他手上有粮有兵,咱们投奔他去。
"
少年抬起泪眼:"
不沾泥会收留我们吗?"
"
放心,我打听过了,不沾泥现在正在种田打算对抗官军,需要我们这些人加入的。
"
"
别废话了,走!
"
点灯子强行拉起少年,翻身上马,继续带领队伍前进。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王承恩的大帐内,灯火通明。
几名亲兵正在为他卸甲,铁甲上沾满血迹和泥土。
"
报总镇大人,滚地龙部已被全歼,斩八百余级,俘虏三百人。
"
一名军官单膝跪地禀报。
王承恩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按老规矩办。
"
军官迟疑了一下:"
总镇,俘虏中有不少妇孺"
"
嗯?"
王承恩冷冷地扫了他一眼。
军官立刻低下头:"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
"
张福臻坐在一旁,慢条斯理地品着茶:"
王总兵,自出师以来,我军已剿灭混天王、上天猴、滚地龙、混世王等十三支流寇,斩逾万。
朝廷必有重赏啊。
"
"
兵宪大人,这些流寇看似乌合之众,实则如野草般烧不尽。
今日杀一千,明日又冒出两千来,实在难剿啊。
"
"
王将军多虑了。
"
张福臻放下茶盏,"
如今陕西大旱,颗粒无收,这些刁民不过是饿极了才铤而走险。
待明年开春,天降甘霖,自然就消停了。
"
王承恩摇了摇头,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些所谓的"
流寇"
,大多是活不下去的农民。
杀了他们容易,想要彻底剿灭很难。
不过朝廷养他们这些丘八,不就是为了做这些事情吗。
米脂县往西一百里双湖峪(今榆林市子洲县),不沾泥张存孟在这里设立十七哨六十四寨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他在这里练兵种田,打造军器。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官军暂时还没现这里。
点灯子转战一圈后,现自己并不能打破局面,于是打算去投奔一个大贼。
点灯子率军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抵达了不沾泥的大寨。
"
大哥,前面有炊烟。
"
营里的一个弟兄大声喊道。
赵胜见远处山坳里升起缕缕炊烟,这荒山野岭应该不是官军,命令所有人加快度前进,马上就能吃上饭了。
一边走一边鼓劲:"
前面不是官军是义军,大伙加把劲。
"
山坳里,一座庞大的营寨矗立其间,有主寨和其它小寨。
里面有很多人在操练,还有不少箭塔监视着远处。
"
来者何人?"
点灯子上前三步,抱拳高喊:"
清涧赵胜,浑号点灯子,特来见不沾泥大帅!
"
主寨寨门缓缓打开。
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汉子大步走出,身后跟着十几个披甲的精壮士兵,正是消失已久的不沾泥张存孟张大帅,崇祯元年起事的老牌义军。
"
点灯子兄弟是找我不沾泥有什么事吗?"
点灯子单膝跪地:"
败军之人,蒙大帅不弃,想来投奔大帅一起共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