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下榻处,李狗才开始在绢上面绘图,写不出来的字就做自己知道的记号。
密密麻麻的标注将绢布写满了。
李狗才仔细查看,确保从正门到管事那里的门都标上了。
他刚刚现,庆成王的住处离那边不是很远。
进城的方法他也想好了——扮作粮商夺取城门,刘处直再带马军冲进城里,控制住各个要点,然后搜捕庆成王府的宗亲。
同时,其他人也回来了。
他们开始汇总消息。
关于城门那边的防守情况,打探到的消息是:西门的那个千总好酒贪杯,天天醉生梦死,防守不是很严密;南门的千总是个老实人,但他老母病重,欠了王府三十两银子药钱。
听他们说完后,李狗才问道:"
各位兄弟,觉得我们从哪个门进去?"
"
当然是西门啊!
那千总天天醉死,我们很轻松就能拿下城门。
"
"
不,不能从西门。
"
李狗才摇头,"
我们两百石粮食是一百辆车,最多带一百来人夺门,还需要藏好兵刃。
这次掌盘子要打这个王府,必须一击而中。
我们不能赌这个人醉不醉,要是短时间解决不了守军,各个城门来增援,我们就没办法了。
"
"
所以,必须从南门想办法进去。
"
"
营官要收买他?"
李柱不解地问。
"
别说得这么俗嘛,是帮他尽孝。
我们可以给他五十两……不,一百两。
明日我们就出城,去谷积山找掌盘子。
"
另一个侦察营士卒补充道:"
还有一件事,四月初十那天,庆城王府要举行祭祖大典。
到时候,城门的守军可能会抽调去维持秩序。
我们在那一天动就行。
"
"
还有其他人要补充的吗?没有的话,就各自回去休息,聚集久了容易出事。
"
早晨,李狗才带人出城后,一路直奔谷积山,傍晚就到了。
看到刘处直留下的记号后,他们进山来到一处山谷,全营正在这里休整。
见李狗才回来了,刘处直召集所有人开会商讨对策。
李狗才拿出绢布,给众人介绍王府各门的位置和城门的防御情况。
刘处直命这些将领一人抄一份带在身上。
然后,李狗才又提到了破城的想法:"
我已经给王府管事说了,过几日要去卖米。
今天是初五,初十是祭祖大典,那天所有宗亲都会来,进攻时机最好。
"
"
我带着一百人押着粮米,提前一天进城,第二日再拿下城门。
南门千总急需银钱,可以收买他。
如果不行,再强行夺城。
"
李狗才这个计划已经很好了,刘处直不打算修改,询问众人有没有其他想法。
大家都摇了摇头。
"
那没事就散了吧。
"
刘处直宣布,"
狗才这次立了大功,赏银二百两,一会自己去陆营官那边领,另外,这次进城花的钱,也找陆营官报销。
"
听到奖赏,李狗才立即抱拳感谢。
四月初八,一支载满粮食的车队缓缓驶向汾州南门。
李狗才还是商队管事的模样,脸上贴着假须,笑眯眯地走了过去。
"
站住!
路引呢?"
守门士兵喝道。
李狗才恭敬地递上路引和一小包碎银:"
军爷辛苦,这是平阳府的路引。
"
士兵掂了掂银子,正要放行,一个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