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流寇都跑到了山西,到处肆虐!
"
周延儒见状起身说道:"
陛下息怒,别气坏了身子。
"
"
朕能不生气吗?"
崇祯冷笑一声,拿起一份奏疏,"
山西巡抚仙克谨、总兵孙显祖联名弹劾陕西纵容官军逃散,致使官军投奔流寇,祸乱山西。
"
梁廷栋和刘广生关系很好,只得站出来硬着头皮帮他说几句话:"
陛下明鉴,陕西连年灾荒,军饷拖欠已久,士卒逃亡在所难免。
他们已尽力追捕,奈何人手不足。
"
"
尽力?"
崇祯又拿起另一叠奏疏,"
这些是山西士绅的联名上奏。
蒲州城破,几百名官绅遇害;最近又肆虐平阳汾州各地。
在朝山西官员都在问朕,为何陕西的流寇会跑到山西去杀人放火?"
殿内鸦雀无声,只有臣工们粗重的喘息声。
崇祯站起身,龙袍下的身躯略显单薄,却散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传旨,陕西巡抚刘广生剿寇不力,降三级留任,戴罪立功。
若再有失,两罪并罚!
山西巡抚仙克谨剿贼不力,罚俸一年。
总兵孙显祖丧师辱国,夺其子荫官。
"
崇祯到底没有全部听信仙克谨的话。
毕竟他认为流寇都是乌合之众,洪承畴率乡勇都能歼灭几万人,两千营兵无论如何也不该全军覆没。
接着他转向周延儒:"
给洪承畴去旨,限他三个月内入晋援剿,让杜文焕提督延绥山西两镇剿贼。
另外告知刘广生与李卑抓紧剿灭陕西剩余流寇不得再让一人一马流入山西!
"
"
臣遵旨。
"
周延儒躬身应道。
回到乾清宫,崇祯坐在龙椅上郁闷。
"
陛下"
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走近,"
该用膳了。
"
崇祯恍若未闻,只是喃喃自语:"
王大伴,为何剿贼剿了三年多,流寇越剿越多?为何堂堂官军,会去投奔贼寇?"
王承恩不敢接话,只能默默退到一旁。
"
罢了,用膳吧。
大明中兴还需要朕,身子可不能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