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在城内驻扎军队。
一个名叫方御清的军士主动投降了后金。
皇太极任命他担任备御官,并颁敕令,命他负责守卫洪山口城,守住后金军退路,召集流散的百姓,尽心履职。
还表示如果他日后立下功劳,将会被破格提拔重用。
还有遵化来援的一个千总和一个把总害怕打仗,便躲藏在山里。
听说洪山口城被攻占后,便带着一百个穿甲持刃的军士前来投降。
皇太极对他们大加赞赏,将投降的千总提拔为备御,把总则升任千总之职。
皇太极下令招降汉儿庄的官员和百姓,他们归顺后让他们剃。
后金军驻扎在洪山口城里,这次居然没有抢掠百姓只是抢了官仓。
投降的人见后金军没有乱杀乱抢,对皇太极说:“我们既然成了大汗治下的百姓,只怕大汗撤军后,三屯营总兵朱国彦会来杀我们。
请大汗能妥善安排我们。”
于是皇太极封了一个叫赵天福的人当游击,负责保护这些投降的百姓。
破关入口两天,后金军人越打越多。
皇太极命令所有人在遵化集结,准备攻占此城。
战前,皇太极给顺天巡抚王元雅写了一封劝降书,劝他投降。
内容如下:
“大明后金两国原本和睦相处,后因大明轻慢欺辱,老汗以七大恨深以为耻,大金国这才祭天起兵。
幸亏得到上天明鉴,不看重国家大小,只论是非对错,认定我大金在理,因此将山海关以东、辽东广宁等地尽数赐予我方。
大金在老汗治下本欲停战,与大明共享太平,多次派人送信议和。
不料大明君臣妄自尊大,自视如天上之人,轻视我方,甚至不将我们的书信转呈京师,让大金深以为恨。
如今大金已经把辽东城池修缮一新,留重兵驻守,率大军前来征讨明朝。
凡大军所到之处,自喜峰口以西、大安口以东,抵抗之敌尽数诛灭;
而汉儿庄一带归顺的百姓,大金对他们秋毫无犯,仅取粮草补给军需。
若王巡抚你等愿诚心归降,功名富贵必当共享。
常言道:‘良禽择木而栖,俊杰审时而动’,望王巡抚深思。
至于百姓,皆是我赤子,归顺后自当厚待。
昔日辽东之民降而复叛,老汗曾加以惩处,我至今深为懊悔。
如今我大金革新政令,广施仁德,王巡抚应该有所耳闻,无需本汗再多言。
我大军既已大举出征,绝不半途而废。
望你做决断,莫要拖延后悔。”
到现在,王元雅才知道入寇的是后金军。
而大明朝廷此时还啥都不知道。
密云的夜不收给朝廷的消息是虎墩兔憨林丹率军五万破关入寇。
这情报系统实在是等于没有。
朝廷的诸公们还在争吵要断了林丹汗的岁赏,说他收钱不办事。
崇祯皇帝知道后也不加分辩,认为是林丹汗率军入寇。
命令蓟辽总督和兵部尚书王洽赶快解决此事。
王洽认为,现在不久前虎墩兔林丹还在河套地区同顺义王打了一仗,应该不会这么快来蓟镇。
一定是东虏假扮蒙古人进来了。
原本王洽想让宣大驰援的,但是宣大这些年欠饷严重,实力大衰。
如果真让宣大明军来了,搞不好虎墩兔林丹真的去入寇了。
崇祯思索片刻,命令袁崇焕率兵入卫。
在袁崇焕来之前,命令密云总兵王威守住密云,顺义总兵尤世威守住顺义,等待袁崇焕来援。
王洽询问崇祯,问给袁崇焕的命令是虎墩兔林丹入侵还是皇太极入侵。
崇祯此时钻了牛角尖,非认为是虎墩兔来了。
传信的到了山海关,通知赵率教是蒙古人。
赵率教认为是蒙古人,自己轻松对付,于是率领参将游击九人入援蓟镇,只是通知了一下袁崇焕他去了。
从上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