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1章 李自成的故事番外

第1章 李自成的故事番外(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枌榆草木长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赶海:我有九千万黄金海洋渔场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激荡 1981,农村也疯狂 门外的坏家伙们和体内的坏家伙们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我,赛博朋克2077低配帝皇 官场:权势滔天 帝王系制卡,从始皇帝嬴政开始

崇祯二年是明末农民起义第一个高潮。

这一年生了很多事,大量逃兵参与农民军。

到了崇祯三年,农民军已经可以攻陷防守一般的县城了。

这一章专门讲讲李自成——这位也是我最佩服的豪杰。

关于李自成起义时间,早先流行一种说法:李自成在崇祯二年从银川驿离开后,就去甘肃投军,在年底勤王时随着甘州镇兵变,然后脱离军队。

但这是假的不能再假的说法。

先,这个观点来自吴伟业的《绥寇纪略》。

吴伟业搞错了很多问题:第一,明朝甘肃没有总督,自然没有他书上的“甘督梅之焕”

;第二,带领兵变的人是王进才,不叫“王国”

;第三,《绥寇纪略》书上还说兵变之时李自成已经是把总了,但那时李自成只投了甘肃镇九个月,升官哪有这么快?结合费密的《荒书》、还有《米脂县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李自成从小给艾家牧羊,到了天启末年投银川驿站当驿卒。

由于大明的驿将们上下其手,导致驿站的马匹十分羸弱。

一次送信,李自成骑死了两匹驿马,于是用了自己全部身家赔了马匹。

到了崇祯二年正月,明朝为自己的灭亡挖了第一个坑:刑部给事中刘懋上疏,称延绥镇已经欠饷两年,请崇祯内帑十万赈济延绥镇士卒,不要让他们再像固原兵一样闹事。

崇祯没有回复他,意思很明显——舍不得内帑的银子。

刘懋无奈,又上疏说,那就裁撤驿站吧,这样就有钱给延绥镇士卒饷了。

应该说,刘懋不是奸臣,虽然初衷是为了不让延绥镇像固原那样劫掠本镇、在陕西各地流窜,但也是真想给延绥镇士卒补足军饷。

崇祯听说不让自己掏钱,自然就同意了。

就这轻飘飘的一个旨意,让一个正在为大明光热的小伙子失业了。

当然,这个小伙子现在也没怪朝廷——朝廷艰难嘛,我们要体谅。

于是,他回家种地,想着多打点粮食,继续为大明服务。

至于裁撤驿站到底省了多少钱,具体不清楚,反正陕西三边照常欠饷,只有出征前才能拿到赏银。

常年欠饷导致官军军纪极差。

到这里,李自成虽然因为驿站裁撤下岗,但还是没造反,反而是回村种地。

因为出去闯过、见识过,回村后被推为里长。

明代基层税收是委托给里正的,相当于包税。

收税时,县城的小吏只会问里长要。

前面章节也已经说过了,哪怕没天灾,米脂也很困难,更别说有天灾,朝廷还在不断加税。

然后,李自成就以自己的名义向艾家借了种子钱,打算艰苦奋斗一年,来年过上好日子。

结果天不遂人愿,崇祯四年又是一个灾年。

但是崇祯皇爷可不管这些,该交的税一个子都不能少,欠艾家的钱更是不能少。

李自成拿不出来钱,被艾家抓去上刑具、戴枷锁。

包税人干到自己破产,古往今来能有多少例子呢?被艾家羞辱毒打后,他被兄弟们救出来。

这下是真没办法活下去了,只得反了。

他拉上附近老乡,投了当时经过绥德的“不沾泥”

,编为麾下八队,号“闯将”

,开启了他英雄辉煌的一生。

从他起义到战死,他再也没有软弱过。

张献忠和罗汝才都降过,而李自成被洪承畴追到松潘草原都没有降。

至于诈降,也从来没有过。

“起义军渑池飞渡”

有些史料写过他诈降陈奇瑜,但是练国事的一手奏疏专门说了,渑池飞渡的农民军没有闯将。

就先讲到这里吧,以后随着剧情再补充一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破怨师 不学鸳鸯老 火烧黎明 回到汉朝当大佬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灭世魔龙三岁半 背欺里火宿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