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这次我回去,便会出任户部尚书,琮哥儿,有什么好的计策?”贾敬喝了杯茶,问道杂。
官场上的东西,他是了如指掌。可在户部,如何搞钱才是硬道理。若是不会搞钱,他早晚要被换掉。
前任户部尚书,便是被这样的理由换掉的。。
贾敬早就听说,这个侄子,对于金钱之类的周转。
有着特殊的天赋。
为官之道,贾敬异常精通。
本以为,这次回去,有机会去吏部。想不到,雍熙帝竟会让他去户部。听到敬大伯的话,贾琮也头疼不已。
喝了口茶,勉强平复了下心情,道:“敬大伯,你可知户部的才能不只是管理国库。”“而是管理整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最重要的要合理的运用国库中的钱财。”
“无外乎,开源节流。”
听到贾琮的话,贾敬点了点头。面前这个侄子说得对。
户部的指能,确实如此。
可现在谁都知道,整个乾朝,国库严重空虚。这可是非常棘手的事儿。
若是这件事情解决不了,他这个户部尚书,不过是个空架子。
“琮哥儿,国库的事儿,想必你应该知道,若是解决不了亏空,一样还是没办法。”贾琮低头思考,对于户部亏空的事儿。
他也是一直在考虑,可目前没有暂时的可用方法。
彻底解决亏空没有办法,但一些短暂度过难关的日子,总是有的。
“大伯,我记得前些日子黄河水患,两岸百姓无数人受灾,这件事儿因为户部拿不出赈灾的粮食,267一直在拖着。”
“估计你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解决这个。”贾敬点了点头,黄河水患的事儿。
都快把内阁首辅徐阶的头,都愁白了。可还是没找到一个好的方法。
若再这样下去,黄河两岸将再起争端。到时候内有灾民,外有匈奴。
这可不好办。
“不知琮哥儿有什么高见?”
“敬大伯,乾朝现在最有钱当然是那些世家大族。”
“而世家大族,多数在朝中有巨大的势力,这不能动,比如徐阁老的徐家,据说整个江北的土地都姓徐。”
“而再下一级,便是商贾,商贾唯利是图,只要给足他们利益,朝廷便是能从中得利。”贾琮的一番话,让贾敬摸不着头脑。
驱动商贾为朝廷办事?
要知道,太上皇事情便干过不少。
无非就是抄家商贾,给他们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可最后造成的后果,便是整个京城都缺少日常生活用品。
更严重时期,皇宫中都缺少。
这也是商贾们联合起来,对皇权施压的后果。
虽说是士农工商。
商人排在最底下。
但他们负责的职能,可不仅仅是一买一卖,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他们真正的作用,而是让整个乾朝的商品流通起来。
西南的荔枝,经过商贾的特殊运输,便可来到京师。
江南的丝绸,经过商贾的运输,京城的贵人们,才有机会穿着华贵的衣服。太上皇用实际行动证明,杀鸡取卵的事情,不可做。
“琮哥儿,太上皇时期,抄家商贾的事儿,你应该听说。”贾敬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自己若真的这样做了。
可能会引起京城的第二次动荡。
到时候,自己刚上任的户部尚书,估计又要回城外修道。
贾琮端起茶喝了一口,微微一笑道:“大伯,我的可不是哪种渴泽而渔。”“比如咱们现在需要粮食缓和黄河灾情,那便是让那些商贾拿出这些粮食。”“可以拿其他地方的东西,抵给商贾。”
一听这话,贾敬直接干迷糊了。
好像目前来说,乾朝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贾琮的商业模式,还是有些过于超前。
土地经济,估计也只有贾琮能玩得转。官场上的争斗,贾敬非常在行。
若是让他弄经济,还是有些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