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贾敬等人忽视。
在此枯坐,看两个小儿作诗。
他乃太上皇亲封之九边提督,到了贾家,在这荣禧堂中,竟不如贾宝玉一黄口小儿受看重。
心中虽怒,但王子腾还是夸了贾宝玉一句。
贾赦见此情景,暗处啐了一口。
这王子腾真是无耻,明明贾琮更出众,却反夸宝玉。
果然,贾母闻王子腾夸宝玉,对他印象更佳。
以慈爱之目光对王子腾点了点头。
“今日我便请各位做个见证,众所周知我手中有一国子监名额,宝玉与琮儿各作三首诗。”
“谁胜,便将名额予谁。”
贾敬一言,在荣禧堂引起轩然大波。
贾赦首个站出来反对。
“敬兄,不可!”
“此名额还是留给蓉儿,他读书亦不错。”
如今宁国府,仅贾珍与贾蓉支撑。
贾珍肆意妄为,而贾蓉却有几分读书之才。
贾敬却摆了摆手,止住贾赦之言。
“恩侯,此事我已决定,同为贾家,不必分得如此清楚。”
贾敬之大义,让贾赦感动不已。
仿佛又回到那两人携手,共掌贾家之时。
贾敬高中状元,贾赦军中立功。
一文一武,贾家在武勋之中一时风光无两。
而今却落得如此境地。
想到此事,贾赦每至深夜皆自责不已。
当初若非自己执意孤行,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两人商议之时,贾敬较为理智,认为不必如此。
但贾赦却持相反之见。
他为东宫伴读,自幼与前太子情谊深厚。
一心欲让贾家更上一层楼,荣国府改为郡王府。
却未曾想落得如此结果。
事败之后,贾敬迅速布置。
让贾赦披麻戴孝,抱荣国公贾代善灵牌进宫。
这才让太上皇念及往日情分,赦免了贾家之罪。
但贾家世袭爵位,却被贬降了三等。
好在贾家得以保全,只是贾敬与贾赦二人,付出了沉重代价。
作三首诗?
贾琮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正思索着该选用哪一首佳作。
实则是,儿时语文学习得太扎实,诸多古诗词铭记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