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哀家这把老骨头,少不得再操劳一番了。为了皇嗣安稳,哀家就多看顾着些吧。”
她心中却已是一片畅快,这协理之权虽非全权,但能再次名正言顺地插手后宫事务,已是意外之喜。
一旁的甄嬛太后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
眼见宜修轻而易举就分得了协理之权,而自己却被晾在一边,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和不甘瞬间攫住了她。
若任由宜修独揽大权,日后这深宫之中,岂非真要处处仰其鼻息?
她绝不能让宜修独大!
甄嬛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堆起温和又“担忧”的笑容,声音清晰地插了进来:
“皇帝,宜修姐姐既要看顾皇贵妃的胎,又要协理宫务,未免太过辛劳了。
这后宫事务千头万绪,万一出点纰漏,伤及皇嗣或是影响了前朝,可都是大事。
哀家虽愚钝,但也愿为皇帝分忧,不如让哀家也从旁协助一二?
多一个人帮衬着,总归更周全些,宜修姐姐,你说是不是?”
她说着,目光转向宜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
宜修太后看向甄嬛的眼神,瞬间冷得如同淬了冰,那深藏的厌恶几乎要化为实质喷涌而出。
这个贱人!哪里都有她!时时刻刻都想分一杯羹!
她强压下心头的怒火,面上却只能维持着虚假的平静。
弘历将两位太后的明争暗斗尽收眼底,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两虎相争,他这位猎人才能稳坐钓鱼台。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朗声道:
“额娘所言甚是!是朕考虑不周了。那就有劳两位皇额娘共同费心,辛苦额娘也从旁协助。
有两位皇额娘共同坐镇,朕便高枕无忧了。”
“皇帝放心便是。”甄嬛太后抢在宜修前面,笑吟吟地应下,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总算争到了参与的机会。
宜修太后则微微颔首,不再看甄嬛,目光转向紧闭的殿门,仿佛所有的注意力都已放在了里面安睡的侄女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