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稠密起来,时有乡农挑着粪担,背着箩筐,在田陇间劳作。
远远望见村口矗立着一座牌坊“长乐福地”,牌坊下有个老汉带着个小娃娃在玩耍。
王恒上前一揖,道:“有劳老丈,先叶尚书康肃公的宅
那老汉耳目倒清亮,道:“叶家大宅啊,青石板路向西
王恒谢了谢他,并不欲同他多说甚么,只道:“我们去看看宅子,叶十九要变卖一些古董给咱们。”
老汉点头,一副了然的模样,道:“他家老佣人阿良在的,他找得到东西。”
青石板路环绕着半月型的大水塘,王才眼尖,道:“对面还有个圆形水塘。”
魏先生道:“日月为明,这个长乐村有意思。”
向西
宅前的苗圃枯萎着,只有几棵极大的石榴树结着红艳艳的果子,快要入冬,石榴子爆开来,豁嘴老太婆一般,跟周围的枯黄形成了怪异的对比。
屋舍固然陈旧斑驳,飞檐峭壁依稀还能看到从前雕栏画栋的痕迹。
角门半掩着,三人推门进去,天井里放着一张油垢满身的八仙台,桌上放着两三碟菜蔬,一碗糙米饭。
有个老仆坐在那里吃中饭。见三个陌生人进门,那老汉怪不好意思的,立即站起了身,他见魏先生年长些,便躬身施礼道:“尊驾造访寒家,可有甚么要务?我家公子爷这几日不在舍下。”
这老仆衣着虽寒酸,谈吐真还有些高门大户的品格。
魏先生摆摆手,装作不知道叶公子被县衙收监,道:“无妨无妨,我们是县城魏家,你家公子之前想要把家传的字画卖与我们,他说过要是进村找不着他,就让他家中老仆阿良带我们进去,我们自行看看,稍稍评判一下品相。”
老仆阿良显然深知叶家公子的不靠谱,低眉顺眼道:“先生请这边走。”
过云峰是叶尚书府镇宅之宝,号称江南四大名石之一,相传为北宋石纲时的旧物。
魏先生惊叹道:“过云峰都卖啦,这怕不得上万两银子。”
阿良想一想,叹息道:“足足一万五千两银子。”
王才吸口冷气,道:“一万五千两银子,两年全光了?”
阿良眉毛拧成一股,只是摇头,道:“甚么用能用这许多银两,还不是被公子爷那帮狐朋狗友连骗带蒙,拐了去。我略劝了几回,偏偏公子爷又是个赤诚的,倒跟我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不舍得银钱哪来交情助他得官,叫我眼光放长远点。”
魏先生奇道:“叶公子想要得官,他得去科考,先叶康肃公堂堂两榜进士出身,想必家学不错。”
老仆阿良像是打开了话匣子,道:“魏先生呦,就是这理,可公子爷听不进,成日家跟那几个浪荡子鬼混,银子用光,那些好朋友就不见了,我见不是个事儿,只得跟公子爷讨要工钱,能落几文钱手里,将来也不至于要饭。”
魏先生心中一动,道:“前儿你家公子说他已经精穷了,欠着好几处铺子的账,他还肯付你工钱吗?”
阿良想到伤心处,抹泪道:“上个月中秋节各家铺子来会账,公子爷躲了出去,
老仆阿良话说到这里,急急刹住,见这几个人也不追问,才松了一口气。
阿良道:“不知公子爷要卖给你们哪一卷,都挂在壁上,也只剩这些了。”
王恒道:“是黄大痴的山水。”
魏先生眯起眼睛,朝壁上观去,南窗下挂着一幅姚黄魏紫没骨画,间壁是几个扇面,中庭显眼之处就是黄大痴的山水卷轴。
画的上方是一片飘在主峰的白云,远处是高高低低的丛山,群山披着朱红色,表现出山林中的红叶,山脚下板桥茅舍,蜿蜒溪流。
这,是一幅描绘秋山的图卷。
魏先生露出一种狐疑的表情,同王恒交换了一下目光。
王恒虽不太懂画,但在本家也看见过珍品,他的目光也是疑虑。
王才不懂,只看个热闹,他见魏先生他们两个的表情,便问:“先生,这画怎么样?”
老仆阿良见状道:“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