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这样大家应该明白,张议潮固执地拿热脸去贴朝廷的冷屁股,还真不是愚忠,而是基于现实的考量,很大程度是看在钱的面子上。
张议潮死后,其侄张淮深继任节度使。
张淮深在位时,很多人对他不满,其中包括他的两个儿子张延思、张延嗣。以张淮鼎、李明振、索勋为首的势力用计挑拨、激化张淮深与张延思、张延嗣之间的矛盾。
公元890年春天的某一天,百花盛开,归义军所辖的沙州城内,气氛却显得十分紧张:无数的兵马在街上巡逻,刀枪剑戟林立如林,自从张议潮平定沙州、瓜州之后,沙州城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刀兵。
到底出了啥事儿?
原来归义军节度使府邸之中,地上倒着八具血淋淋的尸体:其中死状最凄惨者,坦然就是归义军最高首脑张淮深。而他旁边的死者赫然就是他的夫人陈氏,再旁边六具或大或小的尸体,正是张家的六个儿子。张淮深和他的一家人,悉数在同一天被杀。
是谁杀死了张淮深?
《张淮深墓志铭》中有对他死亡时间的描写,可关于他的死因提及较少,仅仅有八个字:“竖牛作孽,君主见欺。”
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里面提到的竖牛,其实并不是真的牛,而是一个人名。竖牛先生是春秋时期人,根据左传记载,还是鲁国公卿叔孙豹的庶长子。因为是私生子,所以竖牛先生在小的时候并不是和父亲一起长大的,而是等到成人之后,才和母亲一起投奔的父亲,并深受叔孙豹的喜爱。
但是竖牛先生却没有他父亲想象中的那么“可爱”,与之相反,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野心家:当他父亲患病的时候,为了争夺不属于他的权柄,他杀害了两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并把他的父亲活活饿死,自己立昭子为鲁卿。
显而易见,凶手就是张淮深的庶子:张延思、张延嗣。
作为张淮深的嫡子,张氏兄弟都颇受其父母乃至长安朝廷的优待,并且依附归义军这颗顽强的大树,在年纪尚轻时就已经官爵加身。
张延绶是张淮深的第二个儿子,这位大军阀的次子于公元887年便被朝廷加封为左千牛,兼任御史中丞的职务;张淮深的第四个嫡子张延锷也在三年后被超拔晋升为左神武军长史,兼御史中丞。更加赐绯鱼袋【鱼符以及鱼符袋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种荣耀】,十分令人眼红。
作为庶子的张延思、张延嗣二人眼看着自己的兄长们一个个加官进爵,变成身着绯袍的朝廷大员。而他们自己却因为出身的问题得不到长安的注意,永远屈居人后,无法在嫡子出身的兄长们面前抬起头来,于是他们和自己的家庭反目成仇。
张延嗣,张延思二人头脑发热,妒忌功名,其兄张延锷被加官后的第四天就迫不及待地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家人,跟“竖牛作孽”的故事如出一辙。
二人杀死自己父亲的这种不忠不孝行为,不论是对于父亲张淮深来说,还是对于君父唐昭宗来说,确实称得上是“君主见欺”。
张延思、张延嗣得手后,试图接管归义军的大权。向长安证明他们也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