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航运的分红公告像一颗炸雷,在香港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
所有财经媒体和电视台都报道了此事。
特别是肖爱国旗下的媒体。
随之公布的,是一个收购名单。
除了一些垃圾股不收外。
其他股票统统进行收购。
而且并不是原价收购。
而是溢价30%。
也就是说现在买入,一年后至少可赚30%。
联交所的服务器因瞬间涌入的数百万次查询而宕机三分钟。
技术人员满头大汗地抢修,机房里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空气中的焦灼。
在接下来的一小时内,服务器又崩溃了几次。
因为除了香港本地人进行买户,或开户外。
其他国家的机构也紧急进行了开户。
特别是一些机构都有紧急通道。
小虫基金是小日子的一支基金。他们本来是跟在索大罗后面喝点汤。
因为布局晚,他们在整个风暴中只赚了十几个点。
因为看到公告,他们内部第一时间进行了讨论:
“社长,你快下令吧。”
“抄底香港股市。”
“这可是一次稳赚不赔的生意。”
“肖爱国会不会不按承诺进行收购?”
“不会,我算过,现在香港的总市值除了东宝航运只有1.5万亿港元(实际上是3.2亿。但小说中被东宝航运吸血,只剩1.5万亿了)”
“流通股最多只有8000亿(有一些没上市流通,如法人股,控股股东也不会卖)”
“而肖爱国的分红高达3000亿美元*0.7*7.7=1.67亿港元。”
“加上肖爱国是世界首富,完全有实力把香港所有的股票买下来。”
“就是光靠分红,都可以买下来。”
“我们为什么不信。”
“而且肖爱国还没失过言。”
“我决定不抛售手里的股票,相反,所有资金转向做多。”
“小林一郎,你联系国内,看能不能从国内银行拆借一些资金过来。”
小林有点为难,“银行他们会不会过来直接炒作?”
“不会的,小林。”
“这次机会最多只有一天。如果资金明天早上9点半前到不了就没意义了。”
“他们对香港不熟,而且开户来不及了。”
“还不如此资金借给我们。”
“稳赚不赔。”
“好。”
相同的情节,在跟风的机构都上演了一遍。
毕竟他们是“跟风”的基金。
最擅长的是”跟风“了。
现在风向变了。不变等死啊。
在香港,券商营业部的玻璃门被急于开户的散户挤得摇摇欲坠,穿制服的保安不得不手拉手组成人墙维持秩序,他们的额头上渗着汗珠,衬衫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让开!我要加仓东宝航运!”一个背着帆布包的中年男人嘶吼着,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存折,红色的印章在存折上显得格外醒目。
“我儿子下个月结婚,彩礼还差一大截,就指望这票翻本了!”
“求求你,让我进去。
他的声音嘶哑,带着近乎绝望的祈求,眼神死死盯着营业部外面的LeD电子屏。
旁边的白发老太太用拐杖敲着地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声音带着哭腔:
“小伙子,让我先办吧,我那点养老钱全套在汇丰了,就盼着分红能补回来……”
她的手抖个不停,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布包,里面是她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凭证。
这个时候加仓,是可以降低之前的成本。
他们都懂。
混乱中,名单中的股票大涨,较公告发布前基本暴涨50%以上。
这个数字像一剂强心针,让原本犹豫的散户瞬间疯狂。
有人当场掏出手机给亲戚朋友打电话,喊着“快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