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秦将吐蕃语拉进盟友圈这一举动,阿拉伯帝国虽然心中略有不满,但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
毕竟,大秦刚刚在西境战胜了阿拉伯帝国的重装骆驼骑兵,其军事实力和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阿拉伯帝国在国内面临着诸多反对势力的挑战,需要先解决内部问题,稳定国内局势,然后才能集中精力向东扩张,他们也不认为大秦比他们强多少,心理上还有优势。
然而,东罗马帝国将濒临灭国的波斯语也纳入通用语的做法,却让阿拉伯帝国感到十分恼火。
这一举动显然有挑拨离间的意图,阿拉伯人从西突厥人那里得知,突然崛起的匈牙利帝国实际上是由匈奴人建立的,而匈奴人早已经与秦人结成了盟友。
这种复杂的关系网让阿拉伯人意识到其中的弯弯绕绕太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可能背后有阴谋。
尽管伊斯兰教内部存在着众多派系,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争斗,但他们对于这种平衡和妥协的技巧却非常熟悉,东罗马人最擅长这手。
因此,阿拉伯人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暂时没有对大秦和东罗马帝国采取过激的行动。
然而,对于东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却有着明显的优势。
他们作为战胜者,对于东罗马帝国的这种做法感到非常反感。
东罗马帝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挑战阿拉伯帝国的权威和利益,这让阿拉伯人无法容忍。
然而,大秦提出的一项建议却让阿拉伯帝国使臣的想法生了转变。
大秦表示愿意在盟友圈中推广大秦最新的有线电报技术。
这意味着,如果某个国家不在盟友圈内,大秦自然不会将这项技术传播给它。
有线电报技术作为一种长距离传递信息的先进手段,其高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了阿拉伯帝国使臣的亲眼见证。
阿拉伯帝国本身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其在黑大陆拥有更为广袤的领土。
近年来,伊斯兰教内部的绿教自治运动日益兴起,给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带来了诸多困扰。
由于情报传递的滞后,当地的总督常常反叛阿拉伯帝国,等大马士革得到消息,小叛乱已经演变成大叛乱,这使得帝国的统治变得异常艰难。
当小规模叛乱的消息最终传递到大马士革时,往往已经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消息传递滞后造成的。
阿拉伯帝国渴望能够像大秦帝国那样,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大帝国。
然而,对他们来说,信息传递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尽管他们拥有驯养猎鹰传递信息的传统,并且将猎鹰传递信息视为其掌握的最核心技术,但这种方式在面对广袤的领土和复杂的局势时,显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猎鹰可不会说话。
然而,目前猎鹰和大秦所拥有的有线电报技术相比存在着诸多缺陷。
尽管如此,阿拉伯人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适应性。
他们能够从沙漠中的贝因都人逐渐崛起,最终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这无疑证明了他们中间不乏聪明才智之士。
这些阿拉伯人深知,为了生存和展,向其他种族学习并不可耻。
尤其是在面对盟反圈这样的重要机遇时,他们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顺应时势。
出于对盟友圈的热切渴望,他们同意将波斯语纳入盟友圈成为相互交流的通用语言之一。
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阿拉伯人的灵活性,也为盟反圈的展奠定了基础。
而建立盟友圈内的第一条标准,则是从明码电报开始。
尽管有一些聪明人可能明白明码电报实际上是由汉学内容衍化而来,但他们并不畏惧。
相反,他们勇敢地迎接挑战,决心学习明码电报的原理。
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他们便可以在回国后将明码电报演变成适合自己民族的文字形式。
就这样,通过各方的努力和妥协下,第一条共识终于达成。
第二条共识,双方将在帝都建设使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