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因此,双方也多有周旋,总体来说,还算顺利。
信纸被随手放在旁边小几的冰镇梅子汤旁,树影婆娑,蝉鸣聒噪,伏天的午后,连风都带着黏腻的热气。
“小桃,长安最近可有什么消息?可有传出,陛下何时出发去避暑?”李复问道。
小桃摇了摇头。
“还不知道呢,不过听赵叔说,应该也就是这几天了。”
”一会儿让老赵过来一趟,我得写两封信送到长安去,一封给太上皇,一封给陛下,今年青雀不在长安,但是高明和丽质在呢,另外,庄子上的行宫也都拾掇好了,也该是让太上皇到庄子上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李复也笑了。
“以前总在太上皇面前说,以后在这片庄子上,给他盖一个大大的屋子,让他来这边居住,这下,说出去的话,总算是落在了实处。”
对于李渊这老头儿,李复从来不会给他画饼。
“好,奴婢这就去办。”小桃笑着应声。
不多时,老赵悄步而来,垂手立在旁边:“郎君。”
李复坐直身子:“准备笔墨。”
两封信写完,晾干墨迹,交给了老赵。
“马上派人送到长安去。”
“是。”老赵应声。
长安,大安宫,李渊捏着李复差人送来的信,靠在胡床上。
“这小子,真是会挑时候,朕在长安下棋刚下出点滋味儿来。”
“算了,这小子也是一片孝心,吩咐下去,让宫中准备准备吧,今年夏天,咱们就去泾阳县的行宫避暑。”李渊吩咐着。
伺候在一边的内侍连忙躬身应声。
“去东宫送个信,到时候一起出发。”李渊叮嘱着。
不仅仅是自己要去,高明和丽质也要一同前往,孩子们每年夏天都是在庄子上度过的。
如此一来,即便是在庄子上的行宫避暑,也是热闹非凡了。
李渊起身,在殿内踱步。
殿外是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蔫的草木。
“三日后启程,另外,告诉
“是。”内侍恭敬应声。
李渊坐回到胡床上,拿起手边的一本棋谱。
说起来,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长安。
无他,在公园里下棋,遇到对手了。
棋逢对手,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那老家伙,棋路倒是刁钻……”李渊喃喃自语着。
要是不提升提升自己的棋力,往后怕不是输多赢少了。
他堂堂一个皇帝,连公园里的老头儿都下不过,这让人知道了,太上皇的面子往哪儿搁?
骤然要离开长安,最舍不下的,就是公园里的棋友了。
在那公园里,没人知道他的身份,下棋也没有什么顾虑,谁都不让谁,输了就是输了。
也不丢人。
东宫,崇教殿。李承乾收到了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
又到了一年一度可以放松休息的时候了。
今年青雀不在,不过,雉奴长大了,不用整日守着母亲了,这次带着雉奴去就是了。
雉奴与狸奴就差不到两岁,他俩也能玩到一块去。
阿恪和丽质那里,应该也接到了消息,开始准备了。
今年还有阿翁同行呢,行宫也能住了,又多了个好去处。
“那就去准备吧,记得多带些雉奴平日喜欢的玩具。”他吩咐着,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
内侍退下后,殿内只剩下他一人。李承乾缓缓向后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
立政殿里,李世民喝着冰酪,正跟长孙皇后商议着出宫避暑的事情呢,内侍就将李复的书信送了过来。
看过之后,李世民也是无奈一笑。
“今年他比咱们还着急呢。”李世民笑道:“说是庄子上给太上皇修的行宫已经准备妥当了,让太上皇到庄子上去避暑。”
长孙皇后笑道。
“避暑的事情,这不是想到一块去了嘛?那行宫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