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说说笑笑往内厅走去。
“娘,怀仁刚回来那阵,那才叫清减,这还是在庄子上养了一阵子呢。”李韶说道。
“哎呀,赈灾这种事情,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呢,就要背负责任,说白了,还真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如今事情圆满的做完了,就该庆幸了。”英国公夫人感慨着:“想想就让人担心。”
“受了灾的地方,能有什么好条件,吃的住的,都不如意。”
“冬月里,也是个养人的时候,多吃些,好好将养一番。”
“可不能亏了身体。”
厅中暖意融融,李绩并未在府上。
“今年年前庄子上书院放假还和去年一样吗?”英国公夫人问道。
她心里还记挂着在书院读书的儿子呢。
虽然儿子在家里住的久了,看着怪嫌弃的,但是长久不见,又会想念。
毕竟是亲生的。
“书院放假的规定便是那样,每年都一样的。”李复解释说道:“在放假之前,书院的先生们就会将书院的所有事情都安排好,而后整个书院也就放假了,除却几个庄子上的人轮番在书院值守巡逻之外,书院也就没有旁人在了。”
有书院的贴心安排,书院的一些先生们是拖家带口到庄子上来的。
书院给他们分了房子,他们就带着家人住在庄子上,逢年过节,也是在庄子上过。
有的先生,是长安人士,平日里住在庄子上,到了过节的时候,也是要返回家中,与家人团圆的。
“有的先生们虽然依旧在书院周围的宅子里住着,但是过节先生不办公,因此,所有的事情,都要提前安排好才是,省得到时候落下什么,徒增麻烦。”
“这安排倒是贴心。”英国公夫人满意地点点头。
“可不是,不过,放假的话,最多不过半个月了,母亲且安心再等几天,就能见到震儿了。”李韶附和着。
大人们聊着天,英国公夫人怀中的李睿却是个待不住的,扭动着小身子,哼哼唧唧地挣扎着要下地。
英国公夫人连忙将孩子放在地上,让他在厅中自由活动,让身边的丫鬟看紧点,莫要磕着碰着。
“这离着过年还有这么长时间,今年你们怎地就提前回长安了?是发生什么事了吗?”英国公夫人问道。
自家女婿的性子,她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若是没有什么要紧事,两口子巴不得在庄子上享清福,才不会主动到长安城来。
那庄子上要什么有什么,日子过的多舒坦?
到了长安,就免不得人情世故,哪怕是一直待在府上,也会有人来送拜帖。
人家拜帖送到家里了,你也不能装作没看见,不理会,总要分出一些心神来处理这些事情。
“倒不是什么大事,过几天,便是太上皇的寿辰,陛下下旨,于未央宫设宴,为太上皇祝寿,届时群臣宴饮同乐。宫中来了旨意,命小婿携家眷入宫赴宴。”
“想着既然要回来,干脆就早些动身,到了长安,必然是要来英国公府的。”李复笑道:“这次来了,干脆就不再来回折腾了,直接在泾阳王府住下,等到过了年再回庄子上。”
“原来如此。”英国公夫人恍然大悟。
此事倒是听自家夫君提起过,只是,为太上皇祝寿,也是皇室成员加上朝中大臣们前往未央宫,没有他们这些命妇的份儿。
“太上皇的寿辰是大事,你们是该提前回来准备。”英国公夫人应声:“而且,还要好好准备,给狸奴做身喜庆的新衣裳。”
“太上皇不光是疼爱怀仁你,更是喜欢这小侄孙。”
两口子点头应是。
一直到傍晚,李绩才回到家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晚饭。
今日刚到长安城,两口子还要回王府安顿,也就不能在英国公府住下了。
腊月十五当日。
连日阴沉的天空难得放晴,湛蓝的天空让人只是看着就心情舒畅。
这是长孙无忌做了司空之后做的第一件要紧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