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600章 赈灾事宜

第1600章 赈灾事宜(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剑来:小孩子才做选择,宁姚剑妈我全要 开局刚好苟完十年,我无敌了 司马牧羊 在下潘凤,字无双 炽热亲吻 有幸今生又见你 离婚后:前妻死敌盯上我!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娇丫鬟媚入骨,世子折腰宠疯了 暴发户爱上京圈太子爷,怎会般配

衽一礼,眉宇间依旧带着化不开的忧色。

“见过高明了?”李世民问道。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

“下午的时候,承乾就来臣妾这边了,说是来道别的,明日早朝过后,他就要准备出发了,到时候可能无暇再来立政殿走一遭了。”

李世民扶着长孙皇后的手,温声说着。

“是啊,水患无情,耽误不得。”

“陛下,以承乾的年纪,以前从来未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灾情险恶.......历练承乾虽说重要,但是救灾如救火,妾身反倒是担心,承乾没有经验,会耽误要紧事。”

“观音婢,你的担心,朕都知道。”李世民轻轻拍着她的手背,耐心解释。

“年少历练是一回事,救灾也是一回事。”

“储君之责,非仅居于深宫读书明理便可,需知民间疾苦,方能体恤百姓,将来承继大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仁君。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至于没有经验,这也不打紧,也不只是承乾一个人前往灾区。”

“到时候,怀仁会与他同行。”

“有怀仁在旁看顾指点,出不了差错。明里,有朝廷钦差之仪、护卫禁军,东宫的五百千牛卫也随行。”

“暗地里,朕还派了百骑司的好手随行护卫、传递消息。一应赈灾物资、人员调配,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已在安排,绝不会让承乾有后顾之忧。他只需专心做好赈济灾民、安抚地方之事即可。”

听到李复会同去,长孙皇后紧绷的神情稍稍缓和了些许。

她深知这位小叔子看似散漫,实则能力极强,且对承乾疼爱有加,有他从旁护佑,确实令人放心许多。

至于其他,方方面面,朝廷安排妥当,十分周全,的确是不用担心。

赈灾这件事,并非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做好。

各方协调,才是要紧事。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能管理好一个地方,已经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更别说,这次水灾波及的范围甚广,朝廷派遣的赈灾官员,也不在少数。

“陛下深谋远虑,是为承乾好,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是臣妾妇人之仁了。只望他能体会陛下苦心,不负所托,平安归来。”

末了,长孙皇后不着痕迹的捧了李世民一把。

“咱们的鸣鸾,是李家的麒麟儿,定然可以。”

李世民语气笃定。

“以前,于志宁还担心太子长于深宫,怕起骄奢淫逸。”

“但是前些日子,朕已经跟于志宁和杜正伦说了。”

“曾经朕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民间,百姓的疾苦与真伪,都非常了解。等到即皇位,处理日常事务还有失误,太子自小在宫中,以往老百姓的艰难困苦,他看不到,听不到,但是这两年,情况不同了。”

“承乾也会经常出宫,接触民间,甚至走到田间地头去。”

说起这些事的时候,李世民的眼神里是带着骄傲的。

“咱们的太子,已经不是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的太子了。”

“虽然有时候处理朝政,依旧有稚嫩的时候,但是他毕竟才十四岁。”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

“也是陛下教导的好。”

李世民抚须一笑。

两口子坐在一块,聊了许久。

宫中,一骑快马携带着皇帝的诏书,冲出了长安城,朝着泾阳县的庄子疾驰而去。

天色已然擦黑,泾阳王府的门房正要将那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合拢、落下门闩,忽闻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如擂战鼓,由远及近,瞬息间便已冲到府门前。

“吁——!”

只听一声骏马嘶鸣与骑手勒缰的喝声,一名风尘仆仆、身着宫中禁卫服饰的信使利落地翻身下马,步履带风地踏上台阶。

“宫中诏书至!”信使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一手高高举起诏书,另一手亮出了表明身份的宫中腰牌,在门檐灯笼的映照下,金牌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不学鸳鸯老 火烧黎明 九娘 回到汉朝当大佬 灭世魔龙三岁半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破怨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背欺里火宿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