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397章 倒霉的王珪

第1397章 倒霉的王珪(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剑来:小孩子才做选择,宁姚剑妈我全要 开局刚好苟完十年,我无敌了 司马牧羊 在下潘凤,字无双 炽热亲吻 有幸今生又见你 离婚后:前妻死敌盯上我! 前女友母亲怀上双胞胎,她急哭了 娇丫鬟媚入骨,世子折腰宠疯了 暴发户爱上京圈太子爷,怎会般配

说软话,说不定陛下也就轻拿轻放了。”

“毕竟,这件事涉及到的长安城里的人,也不算少,儿想着,即便是没有别人家,就只有王家和崔家,两家人,陛下也不会直接一刀切。”

“况且,咱们王家和崔家一样,家大业大,在朝中为官者众多。”

“这件事,明摆着就是一个圈套,陛下应该不会太过分的。”

“可是若还是要负隅顽抗下去,做更多的错事去弥补,怕不是更激怒陛下。”

王珪微微颔首,眼中露出几分欣慰。

“敬直,你,你很好啊,可惜,你不是家中长子。”

王敬直垂眸,不言语。

“你大哥不争气啊。”

提起自己的长子,王珪满是失望。

“咱们家,虽然也是太原王氏出身,但是爹这一路走来,不容易啊,没有族中扶持,靠着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莫说扶持,年轻的时候,甚至被家中连累。”

“你叔祖造反,起兵反隋,兵败被杀,家中被连坐,为父我是逃到了终南山,藏了十多年才敢出来啊。”

“出来之后,关中已经是太上皇的天下了,为父得李纲推荐,进了世子府,成了隐太子李建成的参军。”

那时候,关中掌权的是李渊,但是皇帝是杨侑,因此,李建成那时候还只是世子,而不是太子。

“武德七年那年,为父为了为家中博一个前程,参与了杨文干谋反,为杨文干送铠甲,招募兵士,好在事情败露之后,太上皇因为不忍两个儿子争的你死我活,算是轻拿轻放了,只是,为父和韦挺,被流放。”

“说起来,当时被流放,我心里,也是不服气的,太上皇可以因为我帮着太子密谋而流放我,可以因为我为杨文干送盔甲兵器而流放我。”

“但是,不能说我未能劝导太子,致使其兄弟失和而流放我。”

王珪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声。

这事儿,他说的算吗?

他们兄弟失和,怨自己吗?是自己能劝导的了吗?

这场面话说的都多余了。

“当今陛下即位后,赦免了我,你说,如此恩德,为父怎么能不为陛下尽心尽力,可是你大哥,他!”

说到此处,王珪又是一阵气急。

“父亲,我想,大哥或许是平日里跟他的好友走的近了,知道其有这样的打算,于是也跟了一把,长安城世家,盯着泾阳王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不仅仅是书院的事,还有其他,有的人,因为前两年茶叶生意的事情,跟泾阳王府之间有人命官司。”

“今年因为泾阳县庄子上的这处书院,朝廷又颁发了两金制度,但凡读书人了解过两金制度的来源,必然是要对庄子上的那书院感激的。”

“得了读书人的心,这才使得长安城里像咱们这样的家族,心里有了不安。”

“以往,他们在庄子上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谁也没想到,一个书院,会成什么气候,毕竟读书这种事,也是要有底蕴,要靠累积。”

“可是谁能想到呢?先是一个陆德明,又去了一个颜思鲁。”

“陆德明倒还好说,关键是颜思鲁。”

“他代表的,是颜家。”

王敬直仔细的分析着。

颜家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同寻常的。

王珪认真点头。

心里越发的喜欢自己的小儿子了。

“陆德明,颜思鲁,还有时不时去凑热闹的萧瑀。”

“长安城,各大书院私塾,有几个,能有三位天下有名的大儒去坐镇?”

“哪怕萧瑀不经常在庄子上,可是他去书院,名头已经给书院立住了,哪怕是长安城的这些大的家族的私塾,都要赶不上了。”

“毕竟,大家族的私塾,论起教授学生,论起读书学问,也未必能比得过这三人。”

大家族,有学问的,忙着为家族争光,要么在朝中做实权官,要么是争名,在国子监或者是弘文馆挂职。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灭世魔龙三岁半 回到汉朝当大佬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九娘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 火烧黎明 背欺里火宿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