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才华横溢的大臣辅佐。
只不过,万万没有想到,李恪竟然还是猜对了。
听到自己的病,竟然这么严重,杜如晦不仅没有感到着急,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虽说,文人最高的追求就是千古留名,谥号“文正”。
杜如晦也为此将它视为目标。
并且,眼下大唐也正值多事之秋,他也想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
只不过,区区一年的时间太短了,恐怕他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然而,想到李恪既然喊来孙思邈这位神医来为他治病,那么岂不是还有一线生机?
杜如晦的目光从孙思邈的脸上移到了李恪的身上,朝着李恪拱了拱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情。
李恪这一次对他冒犯的举动,其实是为了挽救他的生命。
对于死亡,杜如晦倒谈不上如何害怕。
只不过,他还有许多没有完成的抱负,需要施展。
他现在还不能死,至少也要多活几年再死。
于是,他对孙思邈说道:“孙神医,如今大唐正值内忧外患多事之秋,杜某有心报国,却无奈身体不支。今日得您诊治,方知病情严重,杜某倒不是怕死,只是还有许多抱负未展。恳请您施以妙手,为杜某诊治一番。”
说着就要站起身来,给孙思邈行一个大礼。
孙思邈见状,连忙扶住杜如晦,道:“蔡国公放心,老夫会尽我所能为您治疗。不过,您这病情已经十分严重,需要长时间的调养和医治。您需得按照老夫的嘱咐,按时服药,调整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杜如晦连连点头,表示一定遵从医嘱。
随后,孙思邈又一一为长孙皇后、秦琼一一等在场的人诊了脉。
就连他的母亲杨妃都没有放过。
......
长孙皇后依旧是气疾方面的问题,只不过对于李恪提醒的忌讳不同。
孙思邈还为长孙皇后开了药方,除了一些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建议外,还有辅助治疗调养方法。
那就是针灸和运动。
秦琼作为沙场老将,平时还算硬朗,但他体内留下的旧伤和隐患太多。
在李恪的眼中,就是造血功能和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
孙思邈除了给他开了一堆需要调养身体的药方,还需定期进行针灸治疗,以刺激身体自我修复的能力。
并提醒秦琼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注意饮食,同时适当的做一次运动。
不要仗着武将出身,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若是这样的话,他的身体会愈发不堪重负。
至于杨妃,孙思邈发现她除了有些体弱外,并无其他的毛病,并且身体底子还算不错。
为她开了一些温补的药方,并建议她多晒晒太阳,进行一些轻松的散步,保持身体的活力。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医嘱。
这倒让李恪安心了不少。
而就在李恪大费周章的为长孙皇后、杜如晦、秦琼等人治病的时候。
远在草原上,于今年被李世民册书真珠毗伽可汗,并赐下鼓纛,在郁督军山下建立起牙帐的夷男。
在这个冬季开始的时候,开始了野心勃勃征服吞并周边部落计划。
冬季的草原,寒风凛冽,白雪皑皑。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夷男征服的脚步。
他率领着麾下精锐的骑兵,踏上了征战的征程。
在他的带领下,部队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席卷着周边的部落。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不敢肆意的扩张。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颉利虽然这两年实力受损严重。
但也不是他一个薛延陀能够轻易撼动的。
所以,他除了一直都在积蓄实力外,就是在等一个绝佳的时机。
而李恪的册封,无疑就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毕竟,在外界看来,这就是大唐在背后支持他夷男。
而已他也有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