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的时间久了,只学会了如何对同僚不敬,却忘记了殿下对长辈应有的礼数和尊重?亦或是,您以为凭借着蜀王的身份,就可以肆意妄为,无视朝廷的规矩和臣的尊严?”
侯君集的话音刚落,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几分。
一旁的朝臣,有的面露难色,有的则悄悄观察着李恪的反应,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哎呦喂!
听到侯君集后面长长的一番话,李恪也是被气的牙痒痒。
果然,能在朝廷站着的,就没有一个省油灯。
不是说他恃宠矜功,而且粗率无检吗?
怎么说起话来言辞犀利也就罢了,还如此巧言善辩?
先是将狠狠参奏他会盟突利,意图挑起战争的事。
归结为他侯君集秉公直言,做了朝臣应该做的事情。
转而指责李恪心胸狭隘,见不得别人说他的不好,无法容忍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为了报复自己的参奏,公然朝自己做出挑衅的动作。
这种行为简直是肆无忌惮,无视朝廷的规矩和臣子的尊严。
李恪扫视了一眼周围,见朝臣们都在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明白若是按照侯君集的节奏走下去。
无疑是一个被动且不利的局面。
他知道,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周围的人看在眼里,稍有不慎就可能落下话柄。
他不能就这样让侯君集得逞,更不能让自己陷入到所有朝臣的对立面。
“哈哈哈哈哈......”
所以,思考了片刻之后,李恪先是哈哈大笑了一番。
然后,朝着周围的看戏的朝臣拱了拱手。
这才缓缓的说道:“潞国公,没有想到,小王一句话都没有说,就做了一个这么小小的动作,就让您产生如此多的想法。”
\"甚至如此激动,不惜放下国公的体面,在如此多的大臣面前对小王,发出如此严厉的指责。”
李恪这句话可以说是相当损人的了,看似是对侯君集说的,其实是在向旁边的那些大臣说的。
大致的意思不外乎,“大家快来看看,你们看,小王还一句话都没有说,潞国公就巴巴的说个不停,一点国公的样子都没有,对一个小他这么大的孩子,恶意揣测,心眼子实在是太多了,以后你们可要悠着点。”
对于这些混官场的人来说,李恪的话实在是太直白了一些。
所以在李恪说话之后,刚才还小声议论的朝臣们,顿时就像炸开了锅一样,
议论声瞬间四起,纷纷侧目看向侯君集,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复杂和惊讶。
“对啊!蜀王殿下,安安静静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没说,这也能迁怒到他?”
“可不是吗?差点被他带进沟里,没想到武将的心眼子也有这么多,太可怕了。”
“我估计他是打不过程国公,想要转移话题,毕竟程国公长槊上的功夫,可是那也是咱们大唐前五的存在。\"
“唉...蜀王殿下,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
侯君集听到周围的议论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他没想到李恪会如此巧妙地反击,将原本对他不利的局面扭转了过来。
他瞪了李恪一眼,心中虽然愤怒,但表面上却不得不保持镇定。
就在他准备出声辩驳一下的时候。
李恪再次开口,打断了侯君集的话。
这一次李恪的声音,变得温和而坚定,他继续开口道。
“潞国公,小王理解您作为朝中的重臣,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与忧虑。但请允许我澄清一下,我刚才的动作,其实不是对你做的,而是向程国公做的。”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李恪的目光转向了一旁还在朝侯君集叫嚣的程咬金,微微点头致意。
程咬金这才点了点头,挣脱掉一旁控制他的武将们,恢复了国公爷的派头。
......
作为唯一一个活到一百多岁,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