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敬地深鞠一躬:“学生冒昧,敢问老先生,可是国子监祭酒当面?”
那位被称作“孔颖达”
的老者停下脚步,颇有风度地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然后捋着胡须,温和而又不失威严地开口道:“老夫孔颖达,忝为国子监祭酒。
看几位小友衣着奇特,气宇不凡,不知有何见教?”
“不敢不敢!”
那男生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学生……学生斗胆,想请教先生一个关于《五经正义》中,礼法与人情如何权衡的问题……”
“哦?”
“孔颖达”
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与欣赏,他竟真的停下了脚步,饶有兴致地与这几位来自千年后的“异域学子”
,在国子监的门前,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起来。
他不仅解答了学生们的问题,甚至会反问他们一些关于“格物致知”
的看法,言语间充满了长者的智慧与盛唐学者的开明与自信。
这场突如其来的“学术探讨”
,让几位大学生如沐春风,感觉比在学校里上了整整一个学期的专业课,收获还要大。
另一边,一对逛得有些腿酸的年轻情侣,正坐在坊内主干道的一处石凳上休息。
“亲爱的,这长安城也太大了吧,我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女孩撒娇道。
男孩正准备安慰,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一辆由一匹高头大马拉着的、装饰精美的双轮马车,“哒哒”
地驶了过来,在不远处一个挂着“车马行”
招牌的站点停稳。
车夫从车上跳了下来,中气十足地高声吆喝道:“平康里!
去平康里听曲儿嘞!
一位二十文,包来回!”
情侣俩眼前一亮,疲惫一扫而空,立刻跑了过去。
“师傅,现在就走吗?”
“上车就走!”
车夫爽快地回答。
他们付了四十文铜钱,好奇地坐上了马车。
车厢虽不大,但里面铺着柔软的锦垫,两侧还有可以推开的小窗。
随着车夫一声清脆的鞭响,马车平稳地启动,沿着宽阔的石板路前行。
视野随之抬高,看着两旁缓缓倒退的“唐代建筑”
和那些真实的“唐朝人”
,女孩兴奋地拿出手机,与男友头挨着头玩起了自拍,感觉自己彻底成了穿越剧里的女主角。
而在崇仁坊一处僻静的大槐树下,一位爱好摄影的中年大叔,则被一阵激烈的争论声所吸引。
他悄悄走近,现在那棵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槐树下,两位白苍苍的“老者”
,正对着一方石桌上的棋局争得面红耳-赤。
“下子!
快下子!
莫要悔棋!”
一个穿着葛布短衫的老者捻着胡须,一脸得意。
另一个手持黑子的老者则眉头紧锁,手中的棋子举了半天,就是不肯落下。
旁边还围了几个看热闹的“街坊邻居”
,不时有人支招,场面真实得不能再真实。
摄影大叔悄悄地举起相机,调整好焦距。
阳光透过浓密的槐树叶,斑驳地洒在古朴的石质棋盘和那两位老者专注而生动的脸上。
“咔嚓”
一声。
他按下快门,看着相机屏幕上定格的画面,满意地笑了。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捕捉到的,是千年前长安城里,最真实、最鲜活的市井灵魂。
那对乘坐马车的情侣,很快便抵达了目的地——平康里。
刚一下车,一股比崇仁坊要喧嚣、繁华得多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里的街道更加热闹,行人如织,两侧的建筑也更加华丽,楼上楼下,不时能看到一些衣着暴露、手持团扇的“风尘女子”
在倚栏调笑,隐约的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被一座名为“仙茗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