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80xs.cc,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大明:朱元璋懵,老四千古一帝? > 第89章 大明的“农业”革命,拉开序幕!

第89章 大明的“农业”革命,拉开序幕!(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斗罗绝世,世界调制模式 全职高手:归来的苏沐秋 末日:开局抢走校花为我孵蛋 镇北王:枪指长安,陛下跪迎 我在新朝搞基建 流放贫民窟,我靠吞噬进化成唯一真神 双修邪神 穿宋,我反了 盖世丹帝 请仙把盏,天将风流!

“土豆”终归保留了名字,不是被朱元璋叫成“明豆”,或者是“皇豆”。

两块地种的土豆,很快称重完成。

老朱那一亩地,产了六千一百多斤。

朱标这一亩地,产了六千九百斤。

知道里面肯定有许易坑他,输给朱标的朱元璋并未生气,又特意让起居注官记录下具体数字。

随后,朱元璋又给介绍起了一旁的水稻和番薯。

饱满的稻穗沉甸甸的,将青禾压弯了腰,起初过来时,很多官员都注意到了这点。

可土豆的产量实在太过夸张,故而众人注意力都落在土豆上。

当听到稻谷能亩产超十石,番薯也能亩产二三十石…

宋濂等老臣头脑一热,差点惊喜晕过去。

就像当初朱元璋听说人可以飞到月亮上,只因前所未见,才格外震撼。

水稻这么多的产量,完全可以养活大明子民。

大明百姓,真可以人人吃饱饭了?

“陛下,这稻谷真能产出十石谷粒?”

曾秉正神情艳艳,那衣袍下的双手因为激动,此刻不受控制在颤抖。

宋濂等人屏气凝神,仿佛凝聚了全身的力气,等待着一个明确的答案。

水稻种在水田里,土豆和番薯种在地里,两者并向而行,完全不冲突。

更为重要的是,几斤种子就能收获上千斤,不像土豆那样动辄需要上百斤种子。

两者并举…

五年之内…

百姓何愁腹中无食?又何至于流离转徙?

朱元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众大臣自己观看,那分割开来的两块田。

“诸位爱卿皆是国之栋梁,可曾辨出二者区别?”

区别?

众臣面面相觑,只要不是眼瞎都能看明白。

一块田的水稻挺拔有力,稻谷饱满,就像军纪严明的精锐军士,整整齐齐列在田中。

另一块田的水稻稀疏平常,稻谷也显得干瘪,且不少遭了一些虫害,部分甚至已经倒伏在田里。

后者就是大明水稻的现状——一亩田产出两石,已经算是好收成。

迎着诸位大臣疑惑的目光,朱元璋也不准备继续卖关子。

“种田犹如科举,同往需要先育才,而后验收其成。”

“统军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种田亦是如此。”

朱元璋驾轻就熟,向众臣一一分析“天地人”三法。

天,气候。

地,肥力。

人,人为干预。

又指着两块田以婚嫁为例,以汉代王充《论衡·讲瑞》一书中“龟故生龟,龙故生龙”八字为据,总结出优种、施肥的重要意义。

“我大明稻谷之所以养不活千万百姓,正因其种天生不耐旱,不耐虫病,甚至无法抵抗风浪。”

“生来就非天赋异禀,又无沃肥以待,如何能令其硕果累累?”

一席话令众臣无法反驳,甚至不少从底层提拔上来的臣子暗自点头。

宋朝引进“占城稻”,因其耐旱种于“民田之高仰者”(高地),此举确实提高了水稻产量,可见“种”好才能提高产量。

且选种之法、沤粪之法,古来有之。

虽然这些都是常理,可朱元璋另一层意思,却让一些大臣脸色顿感惊醒。

《齐民要术》记载“母长则受驹,父大则子壮”,意思是:通过选择优良牲畜繁殖。

古往今来,帝王与大臣都择貌美贤良之妻以育子嗣。

人和畜牲都这样,稻种难道就不行?

轰——!

只是简单的思路转变,不少大臣顿感石破天惊,犹如醍醐灌顶大脑一片清明。

与此同时,朱元璋轰动云霄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即日起,朕决定设立农业园区,研究作物高产之法。”

“同时,另设大明农业学府,为我大明培养农学士。”

朱元璋目光掠过籍田,仰望苍穹,衣服上的龙纹在太阳下光彩熠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80小说网】 www.80xs.cc。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红楼群芳谱 农民将军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古人看我玩原神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