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谢谢余公子!”
“不客气!”
王彦喻老爷子带着孙女回到田埂上。
见孙女低着头,王彦喻老爷子低声道:
“人你也看了,不要害羞,爷爷给你做主,如何?”
“好是好,可他…他都没看我一眼!”
王彦喻闻言又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不该啊,自己的孙女长得也不差啊,这小子到底在想什么呢?
土豆开挖,那三十多个妇女拎着筐子,骄傲的走下地。
随着锄头的上下挥舞,她们麻利的把一颗颗的土豆从地里捡起。
茹慈来了,跟去年一样拎着筐子来了。
“今天人多,你就别帮忙了!”
茹慈大胆的抬起头:“令哥是在赶我走么?”
余令闻言慌忙摆手,想着人家都来帮忙了,自己这么说岂不是寒了人家的心。
歉意的笑了笑赶紧道:
“今年土豆多,今年我不小气,一会结束了我给你烤几个大的吃,家里杀鸡了,回去时还得麻烦你给朱伯父带过去!”
“好!”
望着茹慈红着脸跑开,王彦喻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为什么好东西总轮不到自己。
自从去年吃了土豆,朱县令就惦记上了,念了大半年。
他这种牙口不好的人,吃土豆正合适。
随着土豆开挖,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
今年是三亩地,当三亩地的土豆堆在一起,那感官上的刺激是无与伦比的。
大家望着那一堆土豆眼光都不舍得挪开。
都是种地的老把式。
虽然没读过书,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大旱之年有这样的收成,那要是风调雨顺之年……
或许在今后,能一天吃三顿饭!
在远处的知府府邸,一群官员此刻也在忙碌。
“这是甲一学子的答卷,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余令,本以为是来凑个热闹,没想到还真的有几分文采。”
这话一出口,考试糊名制也就不用看了。
其实不怪考官,今年也就二百多人一起考。
不说二百多人全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