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浦云快马加鞭赶回裴将军府,一进府门便直奔书房。
他坐在桌前,手撑着头,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愤懑。
那些弹劾他的奏章如噩梦般在脑海中盘旋,自己在外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换来的却是朝堂上无端的猜忌和诋毁,实在让他心寒。
“来人!”
皇浦云一声大喝,一个弟子匆匆赶来。
“去把胡左曹他们都叫来,就说本将军有要事相商。”
不到半个时辰,所有的人齐
聚书房。
皇浦云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将朝堂上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诸位,如今我遭小人弹劾,你们可有良策帮我震慑那些大臣?”
一位官员上前道:“大将军,可将您在外征战的赫赫战功整理成册,附上将士们的证言,呈递给陛下,让陛下看清您的忠心与功绩。”
胡左曹回答:“你以为大将军需要这些战功吗?如果想要,二十年前他都可以功盖大宇了。
他现在只是觉得憋屈而已,他一心为百姓,而这些刚刚立于朝廷的大臣就为了自己那点小利益弹劾大将军。”
皇浦云觉得胡左曹非常理解自己,欣慰的看了看他。
皇浦云神色凝重,目光扫过面前众人,朗声道:“诸位,我在庆州尚有极为重要之事待办。
如今皇帝并未下召准许我离京,我实难在此久留。”
他微微皱眉,双手背于身后,继续说道,“庆州的军队调度一刻都马虎不得,每一个指令都关乎着当地的安危与稳定。
那里的军队就像一张精密的大网,每一处的调度都要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差错。”
“而且,与京玉族的交接事宜也迫在眉睫。
京玉族在庆州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他们手中掌握着诸多资源,和他们的交接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庆州未来的展走向。
这是关乎地方安稳、民生福祉的大事。”
他长叹一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我心系庆州,每一日都牵挂着那边的情况。
若不能及时回去,军队调度若出现差池,京玉族交接若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我实在不能在此多做停留。”
皇浦云表达出自己的处境。
胡左曹听到也十分的着急。
他知道没有皇浦云,就没有今天大宇朝的局面。
第二天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庄重。
胡左曹出列,躬身启奏:“陛下,现皇浦云大将军驻守庆州,庆州眼下诸事繁杂,诸多事务亟待他回去处理,恳请陛下准许皇浦将军即刻离京奔赴庆州。”
胡左曹话音刚落,便有一位大臣挺身而出,拱手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皇浦将军乃我朝肱骨,如今京城局势微妙,皇浦将军留在京城可保京畿安稳,若贸然让其离京,恐生变故。”
其实就是不想皇浦云离开京城。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
又有大臣站出支持胡左曹:“庆州乃边境要地,皇浦将军经验丰富,当地事务需他主持大局,若不及时回去,恐延误边防要务。”
反对者则反驳:“京城安危更为重要,将军不可轻离。”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仔细聆听着大臣们的争论。
他深知皇浦云的重要性,也明白庆州和京城都不容有失。
在权衡利弊之后,皇帝缓缓开口:“诸位爱卿莫要再争,朕自有主张。
皇浦将军即刻前往庆州处理紧要事务,但需安排一名得力将领暂代京城防务。
如此,既不耽误庆州之事,也能保京城平安。”
朝堂之上,大臣们听后,纷纷闭嘴,一场争论这才平息。
姬子云望着远方,眼神中满是忧虑与坚定。
他深知如今局势复杂,大宇朝四分五裂,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皇浦云正是那能让大宇朝重新统一的关键人物。
此刻,一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