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人说得很是明白。
金州使者也明白钧州的立场。
辽州将军的固执和钧州的渴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边是冷漠与拒绝,一边是对和平的期盼。
局势变得紧张而微妙,未来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辽州的飞鸽传回来了紧张的消息:辽州大规模的军队正在调动。
范龙和佰州的费州牧迅响应,调集军队前往临近辽州的边境。
边境处,气氛紧张而肃穆。
旗帜飘扬,士兵们身着重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整齐划一地行进着。
他们的表情严肃,充满了决心和勇气。
军队的调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市民们纷纷聚集在街头,窃窃私语着关于战争的传闻。
范龙站在高地上,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
他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费州牧则在指挥所内忙碌着,与他部下将领们商讨战略,制定应对之策。
整个边境地区弥漫着紧张的氛围,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人们的心灵。
但士兵们坚信,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将能够扞卫家园,不能让辽州将军的计谋得逞。
范龙心急如焚,他紧握着笔,在信纸上奋笔疾书。
信中的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佰州的担忧和对增援的迫切需求。
他深知佰州形势严峻,敌人来势汹汹,仅凭现有的兵力难以抵挡。
而在钧州,留守的范增将军眉头紧锁,他凝视着地图,思考着应对之策。
佰州的危机让他感到肩头的担子无比沉重。
最终,他下定决心,从修城部队中调出了越州的一支精兵,火前往佰州支援。
越州的这支部队整装待,他们背负着期望,踏上了征程。
战士们目光坚定,这是他们投降之后第一次得到作战任务。
他们也想得到认可,所以他们二话没说,一集结完就迅穿越山川,向着佰州进,决心与范龙的部队并肩作战,共同抵御辽州的侵袭。
范龙焦急地等待着增援的到来,他不停地望向远方,期待着那支越州部队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
而范增将军也在后方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展,他祈祷着前方的将士们能够平安无事,顺利抵达佰州。
身在京城的狗儿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一封来自辽州的密信,他的眉头紧锁,神情严肃。
佰州现在成了钧州的缓冲地带,如今却传来这样的消息,着实让他感到忧心忡忡。
“这个辽州亡我之心不死啊!
又想趁虚而入。”
狗儿轻声感慨道,话语中透露出对辽州的警惕和担忧。
他深知辽州的野心和手段,这次他们又企图趁虚而入,必定是有所图谋。
狗儿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了自己多年来在战场上的厮杀,他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
而如今,辽州的威胁再次袭来,他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决不能让敌人得逞。
他转身回到书桌前,开始起草应对辽州的战略计划。
他要调动岱州的兵力,加强钧州的防守,同时也要与高大人他们商议,共同制定出万全之策。
狗儿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相信,只要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抵御住辽州的侵犯。
他又立马拿起笔,给高大人和郑先生各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还有让李俊山立马赶回钧州,配合朱胜达备好军粮,随时供应佰州军队之所需。
然后他又给云州将军去了一封信,让他必要时候派兵支援佰州。
金州派使者的事情他也知道了。
他也照会了金州州牧,只要金州州牧保持中立,钧州将视金州为战略伙伴,保证以后绝不会对金州动兵。
狗儿是一口气写了好几封信。
然后就是几匹快马奔出了京城。
狗儿依旧如往昔,居住在京城的裴老将军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