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问到郑夫人,“这还用吗?这些男人哪个身上不是伤痕累累的。”
翠同意的点点头。
狗儿身上的伤那也是不少。
“你们聚少离多,肯定要孩子不容易。
这也是难题啊!”
狗儿来到前面衙门,“汪师爷,在忙什么啊?”
“哦!
州牧大人来啦!
我在看高大人那边传回来府报。
我还准备看完之后给你送过去呢!
没想到你来了。”
汪师爷把几张纸交给了狗儿,他拿过来就看了起来。
上面写着,新莱路的府知已经重新任命了,多收的税银也已经退完了。
原来那些有贪赃枉法的人都按律法处置了,把他们罚没的财产全部充公了。
高大人又去顺义路那边几个镇路巡查去了。
看来应该都处理好了,狗儿的心也放下了。
“汪师爷,有岱州那边的消息吗?”
“前段时间有,那边干旱那两个镇路已经下雨了。
迁出来那些百姓都已经回迁了。
我看不是什么大的事情就没有向你汇报了,还有石太守临近庆州那边的边界线有些不太平。
这个消息也是昨刚到没有多久。”
庆州又怎么回事。
狗儿真的是头痛,当初不是那个韩将军太过分,自己把这个岱州打下来干嘛!
真的是头痛事情是一件接一件。
好像都没有太平过。
“石太守怎么的?”
“石太守上报庆州那边可能也遇到了干旱,可能那边也是收成不好,所以那边的百姓想往岱州涌进来。
问应该怎么处理,是放进来还是不放。”
这个事情让狗儿想起之前钧州因为放难民进来,引起的各种事情,被别人利用搞得钧州鸡飞狗跳。
这次会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汪师爷,你回复石太守。
难民可以放进来,但是这些难民必须全部集中到一个镇路,还要派兵严加看守。
不能让他们出那个镇路一步,如有违反,格杀勿论。
还有再往岱州运一批粮食过去支持这个事情。
最后还要在边界出派重兵防着庆州那边,以防他们有任何动作。”
狗儿一口气完自己的决定,汪师爷也是认真的听着。
“州牧大人,还有什么指令吗?”
“暂时没有了,先把这些派快马送过去,让石太守先办着。
我再往那边派一部人马过去协助石太守负责这个事情。”
这边出去的是政令,军队那边的命令也不会从这边出去的。
汪师爷也是立马把狗儿刚刚的指令马上写了下来。
狗儿也同时出去把调军队的事情给包队率交代了一下,然后把一个令牌交由他。
然后让包队率把这个命令告知范校尉,让他往岱州派兵。
包队率得到命令之后,拿着令牌就朝着城外军营去了。
狗儿再次回到衙门里面,又和汪师爷了一些事情。
汪师爷也和狗儿了一下,然后拿着调粮食的条子直奔布政使衙门去了。
狗儿也就去了后衙了。
“子,终于舍得来看我了!”
郑先生看见狗儿进来。
“先生,聊完啦?”
“嗯!
聊完了,你别这个丁桂还是有些东西的,不过就是有些迂腐。”
郑先生认为丁桂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地方还是不愿改变。
“先生,这种人也有弊有利,弊端就是些愚忠,利端就是他较真,什么都很认真。”
“你的还真是,治学还是需要这种饶。
本来学识这个就很需要严谨。”
翠看到自己当家的一进来还是聊斋正事,看来他是真的忙啊!
“你去前面聊些什么?”
郑先生又问到。
“先生,岱州到底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