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在某点过但没签上的文,能不能在柿子这里啊。
听人说会被判定为自己抄自己?
那很可怕了~
ps:因为翻旧电脑现了以前写的稿子,居然有十万多字,感觉怪可惜的,所以有此一问。
)
关于付账的事,徐子宁说到做到。
帕蒂莎她们这些天的消费,全部由他买单。
至于说,为什么在自己的地盘买东西还要花钱这种事,那就是默认的规矩了。
嘚里城大着呢,人不老少,除了白象土着和带嘤人外,其他那些人便是算少了也得有个几十万上下。
诸如外交人员、商人、移民……都是在开战前没跑掉,开战后跑不掉了,只能被困在城里头等着明军打进来。
大明人或者外藩小弟的人,都可以说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明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
而那些夷虏子却是各有心思。
没被战火波及到的幸存者,躲在阴影里观察着明军的一举一动。
直到被搜城的明军现并抓住。
明军没有刹它们,在入城后,对于那些没开战番邦人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优待。
例如保证它们的安全,放基础生活所需的食物和水,甚至还主动为它们修缮住所商铺什么的。
在这开店的可以正常营业,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搞事。
而说了可以正常营业,那去买东西自然是要给钱的。
钦差大臣的身边人也不能例外。
至于说为啥明军忽然像个人了,主要还是因为不能真的把整座城给清空了。
城市不是一大堆空房子,而是需要无数居民来组成并运作的。
白象幅员辽阔,大明的人再多,短时间内也难以有效利用起来多少。
时至今日,在榜葛喇以东都还有大片的土地荒废着呢。
更别提新占领的嘚里了。
面对着近乎空寂的各大城市,还有那些被战火摧残过,千里无鸡鸣的村、镇、乡野地区,明军甚至感觉有点“孤独”
了。
再粗鲁的武将也明白,这样不行,这样并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由汤之旺牵头,以怀柔为先的战后重建工作,开始逐步推行。
也算是挽回一下,明军那跌落谷底还要往下挖的糟糕形象。
趁着古长戈他们在南边的清理工作基本结束了,便以庆祝彻底平定白象为名,邀请各路名流人士于嘚里举行宴会。
“哈欠~真没意思。”
指挥车后座上,魏友德看着窗外,感觉无聊透顶。
他们刚来到嘚里没几天,之前在孟荬以及孟荬以南的大片区域,对于嘤仆军残存的抵抗力量进行大规模清洗,刹得整个人都进入状态了,一时间没缓过劲来。
平静下来确实会觉得无聊。
关键是车上也没人和他聊天,司机和亲卫都坐得板正,仿佛是要去面圣似的。
而古长戈却在前面的车上,亲口说不愿意和他同坐一辆车,有芥蒂。
他倒是不介意,无非就是古长戈以前当教书匠的脾气作了而已。
貌似见不得他刹戮过甚?
这话说的,给他整不会了都。
说到底,古长戈也不是什么好人,进攻路上刹掉的降敌,数都数不完。
俗话说大哥不笑二哥。
有啥资格跟他生这种气呢?
所以他就好奇啊。
好奇了就问。
古长戈当时是咋说的来着?
美其名曰:它们会拖累行军度,我们也养不起那么多俘虏。
刹掉是一种仁慈。
“……”
他当时都无语了。
真不愧是教书匠,胡说八道都能这样硬生生圆回来。
噢!
你用坦克碾过去就是仁慈?
那凭什么我就是“刹戮过甚”
?!
魏友德大为不满,心里暗戳戳的鄙视着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