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遇到的每一个存在,帮助的每一个生命,化解的每一次对立”
“都是存在在自我理解、自我和解、自我完善?”
“是的,”
存在性本身说,“而现在,你已经理解了这个真相。”
“问题是,你想做什么?”
这个问题让肖自在陷入了深思。
如果一切都是存在的自我探索,那个体的选择还有意义吗?
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个体的选择不仅有意义,而且是意义的唯一来源,”
他说道。
“正是因为存在通过我们来体验和选择,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直接构成了存在的实现。”
“我想继续做我一直在做的事——帮助各种存在找到和谐,化解痛苦,创造美好。”
“不是因为这是某种外部使命,而是因为这就是我的本质,就是我选择的存在方式。”
“而且现在我明白了,当我帮助他者时,我也在治愈存在的某个面向,也就是治愈我自己。”
存在性本身似乎微笑了:
“很好。
那么,你准备好接受最后的选择了吗?”
“你可以选择留在这个原点归一,与存在性完全合一,失去个体性但获得完全的理解和平静。”
“或者,你可以选择回到各个层级,继续作为个体存在,继续经历成长和挑战。”
“前者是涅盘的平静,后者是生命的活力。”
“你选择哪一个?”
这是终极的选择。
肖自在看向他的伙伴们,看到他们眼中也闪烁着同样的疑问。
天元圣女说:“无论你选择什么,我都支持你。
但我想说我舍不得我们的友谊,舍不得继续和你一起冒险。”
普罗塔哥拉说:“从理性角度,完全合一可能是更高级的状态,但我现我更喜欢有限制的思考,因为那更有挑战性。”
虚无-存在桥梁者说:“我刚学会建立连接,还想继续探索各种可能的关系。”
其他的伙伴们也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愿——他们还不想结束这段旅程。
肖自在微笑了:
“那么答案很明显了。
我选择回去。”
“不是因为我畏惧完全合一,而是因为我热爱这种有限的、个体的、充满挑战的存在方式。”
“完全的理解虽然美好,但不断的探索更有意义。”
“而且,”
他看向伙伴们,“这段旅程最珍贵的,不是到达终点的平静,而是一路上的友谊、成长、共同面对挑战的经历。”
“这些经历,只有在个体性的状态下才能真正体验。”
存在性本身说:
“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选择。
而且,这个选择本身就体现了存在的一个根本特征——”
“存在选择体验胜过完全理解,选择过程胜过终点,选择关系胜过孤独的完满。”
“那么,回去吧。
带着你们在这里获得的洞察,继续你们的旅程。”
“但要记住,原点归一永远在这里。
当你们真正准备好时,随时可以回来。”
“而且,即使你们在各个层级活动,你们也从未真正离开这里。”
“因为原点归一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状态——与存在本源的和谐共振。”
“只要保持这种共振,无论你们在哪里,都与这里相连。”
随着这番话,一股温和的力量开始将他们送回各自的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