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探索火焰,却开始顽强地熊熊燃烧起来。
那是一种超越了恐惧本能的、近乎狂热的兴奋!他们,这群地球文明的先驱者,竟亲手触摸到了之前连想象都难以企及的宇宙深层奥秘!
\"立刻成立‘临界弦’专项研究组!\"孔方佳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启动最高保密等级,所有研究范围严格限制在零号空间内部!
李艳,你负责总体协调,特别是‘灵弦’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整合;王老,理论模型构建和数学层面的严格验证就交给你了;‘枢机’,超算模拟和能量属性的精确测算由你主导。
我要求你们在最短时间内,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搞清楚这种‘弦’的所有核心性质!重点聚焦于它如何与宇宙暗能量产生关联的机制,以及最关键的一点——我们人类文明和真实火种,是否有可能……模仿甚至最终掌控它!\"
接下来的日子,零号空间彻底化身为地球文明尖端科技最核心、也最为隐秘的熔炉。
所有关于\"临界弦\"(研究团队内部暂时赋予的代号)的原始数据、分析报告、实验记录,都被置于最高级别的信息壁垒之后,与联合研究的数据流进行了物理和逻辑上的双重彻底隔离。
李艳、王海峰和他们的核心团队几乎是不眠不休,完全沉浸在微观宇宙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奥秘之中,争分夺秒。
他们设计并执行了无数精妙绝伦、前所未见的实验方案,只为从各个角度验证\"临界弦\"那匪夷所思的特性。
在零号空间内部特制的、具备多重防护和屏蔽的超净隔离实验舱内,他们尝试用已知的所有类型和强度的能量场——电磁场、引力场、强相互作用场、乃至初步操控的“灵弦”场——去干扰、去激发、去试图捕捉那微弱到极致、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临界弦\"波动信号。
探索的过程极其艰难,失败如同跗骨之蛆,是每日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王海峰大胆尝试利用高强度磁场去诱导\"临界弦\"发生\"共振\",结果能量耦合瞬间失控,引发了小范围的空间曲率剧烈紊乱,无形的空间褶皱如利刃般切割着隔离舱的内壁,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差点导致内壁结构崩裂解体。
千钧一发之际,是\"枢机\"以毫秒级的反应速度启动了应急空间稳定场,才避免了灾难性的后果。
还有一次,李艳构思了一个复杂的方案,试图用精心编排的\"灵弦\"谐波序列去\"引导\"临界弦,期望能观测到其能量传递的路径或模式。
然而实验启动后,却意外引发了难以理解的量子退相干效应,这股诡异的波动瞬间席卷了整个实验区域的量子计算机集群,导致数以千计的量子比特在瞬间失去相干性,强大的计算阵列集体陷入瘫痪,当机了整整数小时才艰难恢复。
但每一次看似毁灭性的失败,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时触碰到的冰冷墙壁,让他们对\"临界弦\"那奇异本质的理解反而加深一分。
他们通过无数次的数据积累和理论修正,逐渐确认了关键事实:这种神秘的弦状结构,其存在状态确实如同处于另一个完全独立的\"频道\",对正物质宇宙中绝大部分常规的能量干预都表现得如同隔世,\"置若罔闻\"。
它本身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稳定性,几乎不与构成现实世界的常规物质发生可观测的能量交换。
然而,悖论般的是,其内部却似乎承载着一种庞大到难以估量的、处于蛰伏状态的\"势能\"。
这种奇特势能的属性,经过反复的精密测算,并与宇宙学背景数据进行无数次严苛的比对后,所有证据都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同一个源头——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暗能量。
\"快看这里!枢机\"在一次持续了数天的超长时间连续观测后,终于展示出一组极其复杂、蕴含着惊人信息的数据图谱,
\"当我们在特定预设的‘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