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猜想的最直接途径。”
孔方佳没有丝毫犹豫,他目光锐利如鹰,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扭曲星域中的答案:“我同意。这次行动,我亲自带队。”
李艳担忧地看着他:“佳哥,太危险了。γ-7的情况复杂多变……”
孔方佳抬手打断她,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正因危险,我才必须亲临一线。这个发现可能关乎文明未来的走向,我必须亲眼见证,亲自判断。放心,我们会做好万全准备。”
命令下达,地球庞大的工业机器再次高效运转。一艘“鲲鹏”级重型工业舰被选中,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入船坞进行紧急改装。
工程师们拆除了其中部所有的居住区和货舱,加固龙骨,安装了数台并联的、功率强大的零号空间生成器,以及配套的巨型能源核心和冷却系统。
舰体两侧由数条坚固的横向廊桥连接,远远看去,整艘船就像一个巨大的中空长方形框架。
同时,一支由“启明号”领衔,配属两艘“玄武”级护卫舰、四艘“夜莺”级侦察舰以及这艘特殊改装的“探针号”无人科考舰组成的科考舰队迅速集结。舰队携带了最新升级的“守护者”系统组件和大量“游弋之耳”探测器。
半个月后,一切准备就绪。孔方佳告别李艳(她留守洪荒基地负责后续分析),登上“启明号”,率领舰队再次驶向那片令人心悸的γ-7异常空域。
航程中,孔方佳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舰桥或与王海峰等科学家开会,反复推演捕捉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预设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他的冷静和专注感染着舰队中的每一个人。
再次抵达γ-7外围,那片弥漫着诡异暗淡辉光、星光被扭曲成怪诞弧形的空域,依旧散发着不祥的气息。舰队严格按照预案展开,“守护者”网络再次部署,构建起稳固的监听和防御屏障。
“所有单位报告状态。”
“‘启明号’就位,护盾全开,武器系统待机。”
“‘玄武一号’、‘二号’就位,防御阵型展开。”
“‘夜莺’小组散开,监测空域动态。”
“‘探针号’系统自检完成,零号空间生成器预充能完毕。”
各舰汇报声清晰传来,舰队如同一只谨慎的刺猬,面对危险的巢穴,竖起了全身的尖刺。
孔方佳坐在“启明号”舰长席上,目光如炬,透过主屏幕凝视着异常空域深处。
“弦球之眼”启动,那幅疯狂扭曲的弦景再次呈现。他很快锁定了之前与先行者残留体交流的那个区域附近,一团相对独立、活性适中(既不过于沉寂也不过于狂暴)的暗影弦富集区作为目标。
“目标锁定。‘探针号’,开始执行捕捉程序第一阶段:潜入。”孔方佳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达到无人科考舰。
“探针号明白。引擎启动,低速巡航模式。开始向目标区域机动。”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那艘造型奇特的“探针号”如同一个沉默的钢铁框架,缓缓脱离舰队阵型,向着那道无形的、分隔正常与异常的危险边界驶去。它的动作极其缓慢而平稳,尽可能减少对时空背景的扰动。
穿过边界的一刹那,“探针号”的传感器读数瞬间飙升,护盾能量开始缓慢而持续地下降。但它顽强地继续向内深入,如同逆流而上的孤舟,朝着目标区域坚定地前进。
“已进入异常空域。距离目标五公里……四公里……护盾损耗率符合预期。”
“三公里……检测到目标区域暗影弦有轻微活跃迹象。”
“两公里……保持航向速度。”
舰桥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紧盯着“探针号”传回的实时数据和“弦球之眼”的微观影像。王海峰站在孔方佳身旁,双手紧紧抓着护栏,能看出他的精神高度亢奋和紧张。
“一公里!‘探针号’启动零号空间生成程序!”孔方佳果断下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