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打破了舰桥的沉寂,也定下了行动的基调:“殖民b编队,进入‘黄羊角-b’行星同步轨道,保持最高级别警戒!全舰武器系统待命,但未经我直接命令,严禁任何主动攻击行为!”
“科学部,叶璇博士!立即组建‘黄羊角’科学探测组。你任组长,全权负责科研行动!”
“工程部,王磊!立刻启用‘夸父-III’重型行星登陆舱!进行最高等级环境适应性紧急改装:主结构支撑梁强化至理论极限,加装三倍重力补偿系统,升级维生循环系统冗余度,配备超高压环境专用防护外壳及剧毒气体多重过滤单元。搭载两台‘刑天-探索者’型重型工程机甲,同样进行环境适应性强化!”
“探测组任务:着陆于G-7区域边缘安全地带,建立临时前哨站‘观察点零号’。行动核心原则:非接触式观察!使用远程操控无人机及地面机器人进行抵近侦察、环境采样及生物信号捕捉。严禁任何主动接触、挑衅或干扰本土生物的行为!行动代号:‘解谜’!”
“所有人员记住,”关哲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面色凝重的叶璇,“我们的目标是眼睛、耳朵和大脑!不是枪炮!保持绝对的谨慎、克制和专业!记录下你们看到、听到、分析到的一切!行动!”
经过工程部争分夺秒、近乎极限的改装,厚重的“夸父-III”登陆舱,如同一个包裹在多层复合装甲、缓冲凝胶和强化支撑结构中的金属巨卵,在三台“星尘”引擎狂暴的逆向喷射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艰难地对抗着“黄羊角-b”行星那如同实质巨掌般的恐怖重力,缓缓降落在距离那片诡异“建筑群”约五公里的一处相对平坦的玄武岩台地上。下降过程异常缓慢,引擎喷射口喷出的等离子流在超高密度大气中剧烈燃烧、膨胀,形成巨大的橘红色火球,将下方翻滚的硫磺云映照得如同炼狱。
舱体接触地面的瞬间,即使有最先进的磁流体和物理复合缓冲系统,依旧发出了令人牙酸的、仿佛金属骨架濒临断裂的巨大呻吟!整个舱室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剧烈地震颤、摇晃,内部灯光疯狂闪烁,固定物品发出碰撞的声响。沉重的惯性将每个人都死死压在缓冲座椅上,三倍重力带来的压迫感瞬间倍增,胸腔被挤压得难以呼吸。
“呼……成功着陆!缓冲系统……有效!重力补偿系统运转正常,但……上帝啊,感觉像是背着三座山在移动!”驾驶员陈刚的声音在内部通讯中响起,带着沉重的喘息和努力压抑的痛苦。仅仅是在座位上活动一下手指,都感到肌肉在哀鸣。
叶璇解开复杂的多点固定带,小心翼翼地尝试从座椅上站起。这个在地球上轻而易举的动作,在舱内模拟地球重力的环境下(这已是极限),都让她感到全身肌肉纤维被拉伸、骨骼关节承受着额外的压力,微微发酸。她走到高强度复合材料制成的多层观察窗前,望向窗外。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令人窒息的世界。
天空是永恒的、令人压抑的深褐色,浓厚的硫磺云层低垂得仿佛触手可及,翻滚涌动,透出一种不祥的污浊感。恒星的光芒穿透这厚重粘稠的“毯子”,只剩下一种病态的、弥漫的橙黄色调,缺乏明确的阴影,让视野中的一切都显得模糊、缺乏层次,如同隔着一层沾满油污的毛玻璃。
空气在二十倍大气压下呈现出一种近乎液态的粘稠质感,窗外一片死寂,听不到风声,只有登陆舱维生系统低沉的嗡鸣和自己胸腔内沉重如鼓的心跳声在头盔内回荡。远处,那片依附在庞大岩壁上的深褐色“蜂巢城市”,在昏暗浑浊的光线下如同史前巨兽沉睡的巢穴,沉默、巨大、神秘,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启动‘烛龙’地面节点,扫描半径十公里,建立地形和生物活动热图。释放‘游隼’侦察无人机集群,模式:静默悬浮观测,光学迷彩待机。‘穿山甲’地面采样机器人准备就绪。”叶璇的声音在探测组专用加密通讯频道内响起,清晰而稳定,强行压下初次踏入异星地狱的生理和心理不适。她迅速套上特制的轻便勘探服,其内部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