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主张提供最低限度的生存性技术支持,实施最高等级的、无死角的信息监控,并在实验变量失控(如地球技术突破威胁星盟、或地球被虫族全面感染)或需要关键数据时,毫不犹豫地牺牲地球 。
以 “灵能文明”(依赖神经织网,对意识污染有切肤之痛和深入研究)和部分 “星舰文明”(历经母星毁灭与克隆延续的磨难,思维更趋务实)成员为核心的 “现实防御派” 。他们将地球标记为“潜在战略协作节点 - 代号:砺石”。认为地球展现出的战斗力、技术融合能力及对抗虫族污染(如“静默风暴”)的潜力,是应对当前虫族威胁的 宝贵资产 。主张进行 更深层次、更广泛的技术转移 (但仍需控制核心与关键理论),推动 有限度的战术协同 ,并倾向于 保护地球作为对抗虫族的缓冲区和创新源。米尔本人深受此派观点影响,但因自身“污染源”身份被两派共同排斥于核心决策圈外。
关键点: 提供了星盟议会十二席常任议员中关键成员的详细思维模式倾向、核心关注点、派系归属及 可利用的立场矛盾点 。甚至标注了几个对地球相对“友善”或存在潜在合作\/交易可能的 次级文明(如‘钛岩文明’部分矿业集团、‘银翼文明’某历史研究学派)的秘密联络频道与识别码 。
信息洪流三:星盟科技树的核心瓶颈与地球可能开辟的“歧路瑰宝”:
明确指出星盟在“意识永生”技术上的理论死胡同——意识在无限延长的时光中,不可避免地走向“热寂”(熵增导致的逻辑僵化、情感湮灭、创造力枯竭)。他们对真空零点能的大规模抽取技术存在 潜在的理论隐患(持续扰动可能引发局部时空基底稳定性劣化,形成不可预测的“时空痤疮”)。在对抗“深渊回响”这类量子生物信息污染方面,星盟过分依赖能量层面的净化与逻辑防火墙,缺乏地球这种基于“鲜活生物情感本能驱动”和“零号空间绝对秩序特性”相结合而产生的独特解决思路 (如“归墟”的分子欺骗与分子锁定)。
关键点:这是米尔作为观察者最珍贵的个人洞见。他强烈暗示,地球正在走的技术路径—— 保留并强化生物情感与进化驱动力作为创新引擎、深度探索并融合零号空间的“绝对秩序”特性 、大力发展生物-量子融合科技 (如“影衣”、“归墟”)——蕴含着 突破星盟当前科技瓶颈的、充满生命力的‘歧路瑰宝’。这不仅是基于数据的观察,更是他对地球文明未来潜力的一种… 隐晦而深沉的期许。星盟的“路”或许走到了尽头,地球的“歧路”可能通向新的星辰。
信息传输结束,米尔的能量体明显变得更加黯淡,传递出深深的、灵魂层面的疲惫。“‘归墟’… 需要持续供给。我… 依赖 你们的帮助。” 他的声音依旧流畅,却带着力量透支后的虚弱感,“作为回报… 我会成为你们… 在星盟璀璨光晕也无法照亮的阴影深处… 最隐秘的眼睛… 和最沉默的耳朵。”
他停顿了一下,能量体突然闪过一丝警觉的波动,仿佛感知到了什么。“小心… ‘摇篮’… 虫族的洪流… 目标远不止是毁灭… 它们… 在寻找…” 通讯信号在未尽的最关键警示中,如同被利刃切断般,骤然中断!只留下全息平台上渐渐消散的能量余晖和一片充满不祥预感的死寂。
孔方佳独自站在瞬间恢复死寂的通讯室内,舷窗外是“烽火”基地方向在暗红宇宙背景中顽强透出的、如同文明火种般闪烁的工程灯火。米尔最后那句被强行中断的警告,如同冰冷的钢针,刺入他的脑海——“摇篮”?虫族的目标不止是毁灭?它们在寻找什么?!
手中这份来自一个痛苦灵魂的、以平静为交换的“星海密钥”,此刻变得无比沉重。它打开了通往星盟最核心秘密宝库的大门,门后是足以改变文明命运的机遇,更是深不见底、足以吞噬一切的致命风险。他望向深邃无垠的星海,那道标记着286光年距离的幽绿死亡波纹,依旧在不紧不慢地、无可阻挡地向前蠕动。
烽火已在坟场点燃,短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