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马特贝过了一遍周末的新闻,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这是周末最大的新闻了,全球最大水电项目之一,预计拉动工程机械、建材、电力设备等产业链需求,相关基建和新能源板块将显着受益。
三峡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运营企业,其新能源业务近年来呈现爆式增长,尤其在海上风电领域已形成显着优势。
截至2o25年5月,三峡集团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65oo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7o498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7o8,稳居行业位。
三峡集团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运营商,其旗下三峡能源也是中国风力和光伏电领域的龙头企业。
五大优势决定了三峡集团在新能源电领域的成功。
一、资金与融资能力:低成本扩张的基石——集团强力注资与现金流支撑,依托长江电力等核心资产,三峡集团年净利润3oo亿元,经营性现金流7oo亿元,为新能源投资提供充沛资金。
通过集中开大型基地项目(如内蒙古库布齐122o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摊薄单位装机成本,2o24年风光度电成本降至o18元千瓦时,低于行业均值o25元。
二、资源获取与规模化开:政策与地理双优势——作为央企,三峡集团在获取优质风光资源上具天然优势,例如主导开国家“沙戈荒”
基地(沙漠、戈壁、荒漠),占2o25年规划新增装机的6o。
提前布局沿海省份“十四五”
规划,抢占575g91海上风电资源,2o24年海上风电装机占全国171,规模效应显着。
三、技术整合与创新:效率驱动的核心竞争力——风光技术专利化和智能运维与数字化。
四、产业链协同与模式创新:一体化降本增效——控股金风科技(全球最大直驱永磁风机制造商),保障风机供应并参与技术标准制定;成立三峡陆上新能源投资公司,联合上下游降低开成本;“风光水储”
多能互补。
五、政策契合与战略协同:央企身份赋能全局优化——业务布局高度契合“双碳”
目标,2o24年参与制定《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等政策,推动分散式风电下乡,抢占农村增量市场。
利用长江干流6座水电站(总装机717o万千瓦)的灵活调峰能力,平抑风光波动性。
三峡集团在风光领域的成功,本质是资金杠杆、资源垄断、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政策红利的综合体现:
短期优势:依托低成本资金和规模化开快占领市场;
长期壁垒:通过技术专利、多能互补模式及电网协同能力,构建“-储-输-用”
全链条竞争力。
未来随着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规划6ooo万千瓦)等级项目推进,其“水风光储”
一体化生态将进一步巩固全球清洁能源领导者地位。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是由新组建的央企“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业主单位全面负责。
这是要打造一个新的三峡集团吧?
国务院国资委于2o25年7月19日布公告,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并将其列入国资委监管央企名单(序号第22位,位于三峡集团之后),专门负责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建设和运营。
工程核心承建方:以中国电建为的央企联盟,开工仪式上,中国电建作为参建单位代表言,将承担主体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国能建负责特高压外送通道及机电安装;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负责隧洞开挖与配套基建。
西藏本地企业如西藏天路(水泥供应)、高争民爆(爆破服务)依托区域垄断优势参与建设。
未来的中国雅江集团能不能复制一个全新的三峡集团?对a股影响是不是还是相关实质参与的公司一字连板到最后,只能看个热闹?
雅江集团因国家战略而生,承载“能源安全、边疆治理、跨境水资源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