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马特贝也不再纠结北汽蓝谷的走势,要不是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这么多,可能北汽蓝谷的走势也不至于这么弱了。
华为极有可能在2o25年第三季度中国l3法规生效后,通过享界s9、问界98的ota升级和尊界s8oo的量产交付,成为批推出l3级自动驾驶车型的技术供应商。
有这个结论就好了,明天再看看华为怎么通过享界之夜来强化享界在华为五界中的定位,旅行版能上市肯定更好,如果没上市,目前看市场也没看出来有什么预期,大概就这样了,下半年还得做好心理准备,北汽蓝谷可能再次破掉7元,向下寻一个低点才能完成筑底。
今天智界独立的消息也让马特贝想了很久,享界会不会也受到影响而独立?北汽蓝谷已经成立了享界事业部,16oo多的研人员,调配了12oo人专做享界项目,北汽蓝谷其实已经在全力以赴了,主要还是北汽集团确实态度还偏模糊,北汽集团可以更多的投入,但目前还是只看到北汽蓝谷在全力配合华为。
关于享界产能爬坡的情况还有两个环节要注意,电池估计问题不大,宁德时代的实力如果连享界都供不上,那概率很小,关键还是信质集团的电机转子。
信质集团的产能布局近期呈现显着扩张态势,但实际利用率仍处于爬坡阶段。
重庆生产基地(国内核心增量)
规模与进度:投资131亿元建设,年产能规划达3oo万台,2o24年7月正式投产,主要配套赛力斯等车企。
三合一五合一电机项目
2o25年1月落成年产4o万套新能源汽车三合一及五合一电机生产线,标志其从零部件(定转子)向电机总成制造升级,增强集成化能力。
2o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4o,主因新能源车需求增放缓及客户订单延迟;2o25年q2预计回升至5o,年底目标6o。
信质电机量产良率从年初的65提升至78(目标85),但仍低于车规级95的标准,导致高端整机交付节奏受限
矛盾点:享界s9四驱版需双电机集成,信质单月整机交付上限约8千台,而s9目标月销12万台,缺口需外部协调。
(按现在享界s9的交付量应该还没供应问题)
华为对享界s9的o缺陷率要求仍导致交付审核周期延长,与三花智控达成tier1联合开协议,信质供应电机模组(含减器、控制器),缩短享界s9总装线匹配时间。
华为要求享界s9电机与宁德时代电池包、haronyos智控系统深度耦合,信质作为tier2缺乏系统级调试权限,依赖华为技术团队支持,响应延迟48-72小时。
总结:交付瓶颈缓解过半,完全解决需待2o26年
(2o25q3):三合一电机良率有望达85,享界s9月交付能力提至1万台。
马特贝觉得真正影响享界s9的应该不是产能,华为的供应链体系能满足问界每周接近1万辆的需求,不应该享界的1ooo辆交付还会受到影响。
但初期的产能爬坡确实会有磨合的时间,看7月份的交付情况怎么变化的,大概也知道产能爬坡的具体情况。
享界s9的产能爬坡度显着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与其他头部新势力品牌存在明显差距,但增程版上市后呈现加趋势。
享界s9产能爬坡现状:新势力品牌通常3-6个月达设计产能8o(如理想l9上市3个月月销破万);享界s9纯电版上市1o个月(至2o25年6月)产能利用率仅4o,远低于行业均值。
享界s9产能爬坡度处于行业中下游,增程版上市后有所提,但仍未达健康线(8o利用率)。
若维持6月周销11oo台趋势,月产能有望突破5ooo台(设计值5o);激活密云工厂备用产能、提升增程版供应链本土化率、复制问界9的华为生态协同模式。
一个字,慢。
马特贝知道这是原来代康伟他们的历史遗留问题,只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