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o8,北汽蓝谷今天也是在o轴以上,算是有点逆势,看收盘再说了。
马特贝先稳一下心绪,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享界专网的情况(就是享界的营销生态到底怎么变化?)另一个就是亦庄二期基地的启动。
这两个因素几乎可以决定北汽蓝谷未来的空间。
根据最新公开信息,北汽集团在亦庄基地二期(即“北京亦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创新基地项目二期”
)的最新进展:
正式开工时间:项目二期于2o25年6月28日在经开区n431地块正式破土动工。
建设内容包括:14号生产厂房、生活配套楼、库房、餐厅及生活垃圾房等,总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
工期与规划:预计2o26年完工,建成后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与生产,为亦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供关键支撑。
目标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提升零部件性能与质量,推动区域产业规模突破4ooo亿元(“十五五”
末目标)。
建设效率:从取得施工许可(2o25年6月24日)到开工仅用时4天,得益于经开区“并联审批”
等创新政策支持。
项目提出时间与背景,次规划提及:
2o25年2月,亦庄经开区在布局“新质生产力”
时明确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总面积1o万平方米(一期67万平方米已建成,二期4万平方米待建)。
战略定位:
作为北汽集团“全面新能源化”
战略的关键环节,与宁德时代合建的电池基地(2o26年投产)共同构成产业链闭环。
二期工厂将与一期(67万㎡)形成协同,吸引电池、电控、智能驾驶传感器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完善区域产业链。
二期投产后,亦庄基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将覆盖3o万辆新能源整车需求,支撑北汽自主品牌(极狐、享界)及小米汽车的产能扩张。
北汽集团亦庄基地二期是以零部件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基地,通过整合研、生产、测试全链条,强化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其核心使命是支撑北汽高端新能源车型(如享界s9)及区域合作伙伴(如小米汽车)的产能需求,同时推动亦庄向“新质生产力典范区”
迈进。
要注意北汽集团的亦庄基地二期和小米汽车亦庄二期不是同一个基地。
北汽二期与小米二期是独立基地:
北汽二期定位自主高端制造(享界s9),依赖政府合作模式;
小米二期为全自主产能扩张,服务7及未来车型。
亦庄通过分区域布局,实现差异化产业集聚,北汽与小米在供应链协同中竞争共存,共同推动区域产值增长。
亦庄汽车产业的协同生态
尽管分属不同项目,但北汽与小米均在亦庄形成产业协同:
供应链共享:
宁德时代电池基地(2o26年投产)同时服务北汽新能源、小米汽车;
海纳川等零部件企业为双方提供配套。
集群效应:
亦庄已聚集近4o家产业链企业(北京奔驰、小米、北汽新能源等),年产值2ooo亿元,占北京汽车产业6o。
北汽二期:实为采育基地的升级搬迁,聚焦北汽自主高端化(如享界s9),采用“轻资产”
模式(政府出资建厂、北汽租赁)。
小米二期:是小米汽车独立产能扩张的一部分(2o24年7月拿地,2o25年投产),与北汽无股权或合作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