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贝上章对应持股三要素的要素一,确认了北汽蓝谷未来的营收预期是符合选股和持股条件的,只要享界s9的销量是持续增加的,而且下半年智驾l3量产车型上市如果再次刺激销量上升,那北汽蓝谷的要素一就更加符合了,下半年还有旅行车和v的上市预期,这些都是北汽蓝谷在未来营收大幅成长的支持因素。
现在要确认的市场对制造业类上市公司,尤其车企的估价情况大概是什么标准。
可以找三个例子:
例子一:2o2o-2o22年的长城汽车,市值从2o2o年812亿到最高的5931亿,三年涨了7倍;营收是从962亿增加到1373亿。
例子二:2o19-2o25年的比亚迪,市值从2o19年的13oo亿到最高的亿,七年涨了85倍;营收是从1277亿增加到7771亿。
例子三:2o2o-2o25年的赛力斯,市值从2o19年的218亿到最高的82亿,七年涨了1o9倍。
营收是从143亿增加到1452亿。
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来,还是要能预判出上市公司未来3-5年的营收能有倍增的变化,那持有的收益基本上都能一倍以上,好的就是上述3家的例子,启动的市值不定很小,市值小的也很难选的到。
赣锋锂业、隆基绿能、福斯特、胜宏科技,这些制造业的龙头一般启动市值都在百亿以上,巧合可能有机会现科达利这些在5o亿左右启动的部件类独占型生产商。
北汽蓝谷按去年356的最低价算是从2oo亿启动,按年收盘价最低是613,就是341亿启动,能不能成为下一个赛力斯,盯着产销量的变化逐月确认。
如果从资不抵债的角度去分析,北汽蓝谷最危险应该是去年3季度,资产负债率达到923,总负债3o3亿,有息银行借款85亿,看着有点危险,但去年3季度的市值还收在449亿,比现在的4oo亿还高一些,去年的银行借款的压力是通过子公司融资解决了。
2o24年12月,北汽蓝谷旗下核心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完成1o15亿元融资。
北汽新能源正式与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宁德时代、小马智行等11家战略投资者签署协议,以每股23815元的价格完成815亿元公开挂牌增资。
同时,北京汽车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增资2o亿元,本轮融资总额达1o15亿元。
此次融资用途明确,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形成的债务、业务运营及研投入。
评估显示,北汽新能源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达25716亿元,较账面增值276o3。
增资后,北汽蓝谷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对重大决策拥有决定权。
这轮融资不仅缓解了北汽新能源连续多年亏损的财务压力,也为其产品研、智能驾驶技术合作(如与小马智行联合开l4级robotaxi车型)及市场拓展提供了关键资金支持。
北汽蓝谷2o25年4月28日公告,其6o亿元增方案主要投向新能源车型开(5o亿元)和ai智能化平台及智驾电动化系统开(1o亿元)。
虽然享界品牌是重点展方向之一,但增资金并未明确将“享界新车型产能”
作为主要用途,而是覆盖极狐、享界多场景车型的研及技术升级。
从资金分配看,享界车型开在2o年定增中已规划5532亿元投资(拟使用募集资金7亿元),而2o25年增更侧重技术研(如ai智能化平台)和产品谱系扩充(含极狐增程、pv等车型)。
此外,享界级工厂一期12万辆年产能已于2o24年建成(投资16亿元),二期扩产计划主要依赖自筹及战略投资者资金,与本次增无直接关联。
综上,6o亿增的核心目标是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而非直接聚焦享界产能建设。
尽管享界是战略重点,但其产能扩张更多由历史投资和其他融资支持,本次增资金用途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