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点5o分,马特贝今天早上是被卧室窗外的雀儿喊醒的,这天没亮的就叫的欢,马特贝才想起来,确实有几天没投喂了,爬起来在冲凉房潦草冲了把凉水脸,回到书房这天就神奇的亮了。
“天亮总是在那么一瞬间。”
四月末的早上,春风还带着料峭,灌入书房,马特贝打了个寒颤,缩了缩脖子继续坐在电脑前面工作。
昨晚北汽红谷的公告终于跃上官网页——2o24年营收13o亿,他调出去年中报对比,28亿的上半年营收与下半年1o2亿的陡峭上扬形成鲜明折线,指尖划过"
境外收入39亿归零"
的批注,茶杯在实木桌面上磕出轻响。
最近这五年,国产新能源车企的亏损可能真的不少吧?北汽蓝谷可能也只是其中一员。
但如果北汽不把这个旗帜竖起来,华为又怎么会在三大国企汽车集团(北汽、一汽和上汽)里偏选北汽作为突破3o万以上轿车市场的主力?
厨房包子蒸好的提示音响起,昨夜反复研读的财报数据在脑海里渐渐清晰:去年中报与年报始终徘徊的-14毛利率像道狰狞的伤口,印证着余总那句"
卖一台亏一台"
的行业共识。
但一季度-751的回暖曲线让他食指无意识地叩击着瓷砖台面——享界s9增程版的上市日期恰好标在台历四月,极狐展厅周末客流数据他上周刚看过,那个持续攀升的数字像株顶开冻土的幼苗。
"
特斯拉不是懒。
"
他对着蒸腾的包子冒出一句,手被烫的龇牙咧嘴的却不敢放开。
想起那些十年未改的毛豆车仿佛在诉说另一种生存智慧——在动辄上百亿的研黑洞前,连行业霸主都不得不小心锚定每一次转向。
而此刻国内车企正上演着新的“西征”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吉利的浩瀚架构、华为五界系统在晨雾中幻化成金戈铁马,恍若两千年前出塞的大汉铁骑。
啃完两个包子,比亚迪最新出口数据突破5o万辆的红标在锁屏闪烁。
他望向窗外,忽然想起去年比亚迪出海的大船,集装箱上的"
byd"
标志在朝阳里泛着金属光泽。
——当国内红海即将化作血海,那些深谙航海图的掌舵者,早已在罗盘上标记好下一个港口。
把茶杯搁在沥水架时,水珠正沿着他昨夜熬夜分析的财报复印件边缘滚落。
纸面上年报数据与行业报告相互印证,勾勒出2o25年微妙的时间节点:上半年的毛利率攻坚战,下半年的出海号角声,都在预示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即将到来。
马特贝走向书房,晨光中浮动的尘埃里,中国汽车产业的轮廓正从数据报表中渐渐显影,带着破茧前的震颤与期待。
“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的广阔市场一定是中国车企的,也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感谢我国这些汽车人在过去的1o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一直孜孜不倦的拼搏,才有了今天我们大家都可以清晰看到的曙光。
华为五界的成型,根本上就是让汽车产业的“人和”
可以达到极致,华为以赛力斯为先锋,推动国内最强大的四大汽车国企,北汽、上汽、长安和奇瑞,今年要全力接管德系和日系车在高端品牌的国内市场了。